3.新文化运动
(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辛亥革命失败后,黑暗重新笼罩中国大地。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使旧思想、旧道德卷土重来。另一方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人中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新制度难以建立在陈旧的思想文化基础上,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由此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锐意改革,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纷纷到北大任教,北大学术思想空前繁荣。同时《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这样,《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3)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陈独秀发表文章指出“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新文化人士宣传的民主思想,不仅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新文化人士所提倡的科学.主要指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陈独秀号召青年以民主和科学并重.用以战胜恶社会。
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树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下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
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他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晦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史学革命南此开始。鲁迅写出《狂人日记》等小说.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4)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它促进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第三单元 新民丰主义革命时期
2.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叫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那时,群众性自发的爱国运动此起被伏,特别是1915年为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上述因素使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重工业和新兴的化工业也有相当发展。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士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1.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1) 二次革命
[选修2]在辞去大总统以后,孙中山致力于民生主义.他把实业建设的重点放在交通运输业上,尤其是铁路建设方面。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很快便撕下了民主共和的伪装,向革命党人举起屠刀。1913年,袁世凯在上海制造血案,派人刺杀了主张议会政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宋教仁。
残酷的事实使孙中山等革命派从陶醉中清醒过来,再次举起斗争的旗帜。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了讨袁的“二次革命”,但很快失败。
(2) 护国运动
[选修2]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以后,解散了国会,废除了《临时约法》,公开废弃了辛亥革命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引发了全国规模的反袁护国运动。孙中山等革命派积极参加了这场运动。在全国人民的反对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忧惧中死去。
(3)护法运动
[选修4]袁世凯死后,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把持中央政权,拒绝恢复象征民主共和制度的《临时约法》和国会。为反对段祺瑞的卖国独裁统治,维护《临时约法》,孙中山于1917年发动了护法运动,并在广州召集非常国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自任大元帅。由于遭到滇、桂军阀的排挤,护法运动很快失败。但是,孙中山没有气馁,继续探索中国的出路1920年底,他返回广州,重新组织军政府,发动了第二次护法运动。广东军阀陈炯明发动叛乱.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4.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责任内阁,掌握军政大权。袁世凯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一面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议和。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并制造政局“非袁不可收拾”的舆论。在上述压力下,孙中山被迫妥协.表示如果袁世凯赞成共和,并逼清帝退 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3.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
(1) 武昌起义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这年l0月10日,武昌城内革命党人率先起义。起义胜利后.建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定国号为“中华民同”。短短一个月,全国十几个省相继脱离清廷宣布独立。正在美国的孙中山听到消息后.取道欧洲于年底回到国内,经宣布独立的17省代表投票选举,孙中山以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闰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2) 中华民国建立和《临时约法》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其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3) 辛亥革命的历史童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清朝的预备立宪
[选修2]《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内外变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1905年秋.清政府派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8年,清政府宣布以九年为期预备立宪,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开始宪政改革《钦定宪法大纲》仿效了日本宪法的一些内客,因为在当时立宪各国中,日本宪法最重君权,《钦定宪法大纲》在保障“君上太权”的前提下,规定臣民有言论、出版、著作、集会等自由.给予臣民极为有限的权力。清政府在行宪呼声中没有多少建树,反而于1911年5月匆忙宣布成立第一届责任内阁。这届内阁包括4名汉族大臣、9名满族大臣,其中皇族成员占了7住.史称“皇族内阁”。这激起全国各界的普遍不满。革命党趁势而起,辛玄革命终于爆发。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 孙中山和兴中会的建立
[选修4]孙中山名文,字选仙,1866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令中山市),在革命斗争中曾以“中山樵”的名字作为掩护,世人多称他为“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早年曾八私塾读书,接受传统教育.后来在哥哥的帮助下,先后在檀香山、香港和广州等地上学,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21岁时,孙中山进入香港医学院学习,五年后以全校最优的成绩毕业在校求学期间,他广泛涉猎西方政治、军事、历史读物,结识了不少革命志士.萌发了民主思想。
中日甲午战争前夕,孙中山上书给清政府要员李鸿章,提出自己富强中国、发展生产的系统主张,但是,他既没有得到答复,也没能见到李鸿章。孙中山意识到,通过上书请愿的办法采改革中国的政治是行不通的。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草命团体--兴中会,决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提出要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此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出现。
(2) 同盟会威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以《民报》为机关刊物。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
刊词》中.首先提出民族、民权、民生Ⅲ-大主义,随后义系统阐述,形成了指导当时中国民主革命的的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创屯民国”即民权主义,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指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核心是土地问题,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以解决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
三民主义集中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虽济的共同愿望。辛亥革命是三民主义思想的一次实践,孙中山还根据三民主义的思想原则,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选修2]孙中山把西方三权分立的学说发展为五权分主学说.这是他民主思想的重要内容,五权除了行政、立法、司法权以外,还包括考试和监察权。
(3) 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以康有为、粱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康有为、梁启超认为中国人民没有进行革命的资格。革命党人发表文章指出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实现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4)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昌起义
在宣传革命理论的同时,革命党人还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其中,1911年4月黄兴等人在广州发动的起义最为著名,因死难烈士后来被葬于黄花岗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起义虽然不断遭受挫折,但是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3.《辛丑条约》
1901年9月,八罔联军胁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它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2.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6月,帝国主义列强组成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刚,发动侵略战争。他们从天津进犯北京,遭到义和团顽强阻击。八罔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在西逃途中发布“剿匪谕旨”,并指令李鸿章等与八国联军议和。八国联军的军队在北京被允许公开抢劫三日。中国“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