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述因素中,纬度位置决定了北美主体部分在北温带,并处在西风控制范围内,南北纵列的高大地形阻碍了太平洋湿润气流的进入。这反映了北美纬度、西风和地形之间的紧密联系。
易错15 不能理解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易错分析 部分学生在做题时面对复杂的循环过程,不知从何入手;且在判断岩石时不清楚其转化顺序。
正确解答该类题要弄清楚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全过程,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实际上是岩浆与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关系,要想正确掌握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可以从下列三个方面入手:
3.分析各因素的特点,看它们在构成地理事物中起了什么作用。纬度、西风和地形等都对北美气候产生了影响。
2.根据事物的组成分解成部分。如分析气候成因,就要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气压带及风带等方面去考虑。
1.指出北美的位置及范围,即搞清楚“在哪里”的问题。
5.山脉与气候
高大山脉不仅本身具有特别的气候特征,而且还影响邻近地区的气候。如我国有些山脉可以阻挡或改变气流的运动情况,使北来的寒潮不易南下,南来的暖气流滞缓北上,又可使湿润气团的水分在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背风坡则变得异常干燥,[JP3]所以山脉两侧的气候出现极大的差异,山脉往往成为气候区域的分界线。总之,大致与纬线平行的山脉以南北气温悬殊为主,与海岸线平行的山脉以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旱为主,高耸绵延的山脉则是不同气候区域的分界线。
易错14 不能正确分析和描述气候特征
易错分析 学生易错的地方:(1)容易忽视题中两个关键信息点,从而出现漏答现象;(2)不知道气候特征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
一般来说,我们描述或分析一个区域的气候特征,基本上从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来考虑。气温主要考虑气温高低及温差大小,降水主要考虑降水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另外还要考虑水热组合状况,如果是特殊情况还要考虑光照或者大风等。
这里以北美为例,说明如何分析其气候特征,并介绍综合学习法的一般步骤:
4.地形与降水
首先,受地形抬升的作用,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多于背风坡。其次,在迎风坡,由山脚向上降水量起初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增,到一定海拔降水量达最大值,此后,降水量又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减。
3.地形与风
首先,高大山脉和高原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十分巨大,如青藏高原由于它和四周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造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其次,局部小范围山脉可形成山谷风(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比较弱时,在山区白天近地面风常从谷地吹向山坡;晚上近地面风常从山坡吹向谷地,这就是山谷风)。再次,在山脉背风坡常形成焚风。最后,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小,从而形成“狭管效应”,造成风力加大。
2.地形对气温影响很大
首先,由于坡向不同,日照和太阳辐射条件各异,一般来说阳坡气温高于同海拔的阴坡。其次,地形凹凸和形态的不同,对气温也有明显的影响。凸起地形(如山顶)因与大陆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日间增温、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可以沿坡下沉,而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皆较小;凹陷地形则相反,气温日较差很大。再次,海拔对气温的影响较大,理论上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最后,谷地或盆地地形容易阻挡其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使之形成高温或者低温中心。
1.地势高,则太阳辐射通过的空气柱的距离短,空气密度小,水汽、微尘少,因大气的吸收、散射等作用而损耗的能量少,因而太阳辐射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强。
4.根据经纬网图、海陆轮廓图,判断气候类型。
解答读图分析题一方面要搞清坐标或点的含义,另一方面还要在图上进行必要的测算,最后根据气温、降水的分布特征及两者的配合情况,确定气候类型。
易错13 不能灵活掌握地形对天气及气候的影响
易错分析 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1)不能正确理解题干的含义;(2)地理计算能力差。
地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可简单归纳如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