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基本一致
C.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第Ⅱ卷
29.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表明当时孙中山
①正确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矛盾 ②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③认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 ④坚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8.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也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夷”为“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渐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为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27.郑观应《盛世危言》载:“昔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学管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问船炮之利,某厂价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中日两国近代化进程基本上同时启动
B.俾斯麦的话具有预见性
C.制度变革在近代化进程中起决定作用
D.日本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
26.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 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
25.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看世界的第一人”
B.孙中山借鉴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
C.“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24.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C.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护统治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3.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 A.变法思想宣传 B.思想启蒙作用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实行君主立宪
22.“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根本目的完全不同 ②思想向实践转化的程度不同 ③提出者的阶级立场完全不同④影响不同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 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把传统的封建制度作为立国根本,发扬光大
B.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