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3271  303279  303285  303289  303295  303297  303301  303307  303309  303315  303321  303325  303327  303331  303337  303339  303345  303349  303351  303355  303357  303361  303363  303365  303366  303367  303369  303370  303371  303373  303375  303379  303381  303385  303387  303391  303397  303399  303405  303409  303411  303415  303421  303427  303429  303435  303439  303441  303447  303451  303457  303465  447090 

14.下表是对甲、乙、丙图所示的生命现象及a、b、c所表示变量的分析,正确的一组为( D )

[解析]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只有甲图符合,a即代表生长速率;恒为动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能维持体温恒定,丙图符合,c代表温度;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有补偿点和饱和点,乙图符合,b代表光照强度。

试题详情

13.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H1N1甲型流感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下: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B )

A.步骤①所代表的过程是逆转录

B.步骤②需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酶

C.步骤③可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感受态细胞

D.检验S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S蛋白与H1N1康复病人的血清进行抗原一抗体特异性反应试验

[解析]步骤②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试题详情

12.某同学将必修与选修教材中细菌部分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系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

①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②单个或少数细菌在液体培养基大量繁殖,可形成菌落,可作为菌种鉴定依据

③与细菌共生的病毒称为噬菌体  ④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⑤细菌具有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进行水解形成原生质体

⑥细菌侵入人体后作为抗原可引起人体的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

A.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⑤⑥

[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菌落一般在固体培养基上才可形成;噬菌体为病毒,属于寄生生物;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菌的细胞壁成分主要为肽聚糖等,不能用纤维素酶果胶酶水解。

试题详情

11.图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                       ( D )

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B.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

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J型增长

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鱼数量的两倍

[解析]此曲线的纵坐标为“种群增长率”,其种群为S型增长,t2时刻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故C错误,正确。t3时刻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A错误;t4时刻种群数量达到K值,并非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

试题详情

10.某同学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向你咨询,你应该给他怎样的合理解释?(说明:“+”表示有,“-”表示没有)                ( C )

A.若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

B.若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母亲传递给你的免疫力

C.若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曾经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

D.若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

[解析]此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考察免疫学相关知识。人体内乙肝抗体的来源可以通过注射球蛋白或者注射疫苗由免疫系统产生,或者感染乙肝病毒等方式产生。

试题详情

9.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有关成分示意图,图中“→”表示碳流动方向。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

A.图中的食物链是:A→D→F→E→B→C

B.图中①②所代表的生理作用分别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C.C与E的关系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D.碳在D→F之间以有机物形式传递

[解析]依图可知,A为CO2,D为生产者,C为分解者。A选项中提到的食物链应为D→F→E→B;B选项中①②分别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选项中C和E之间不存在捕食和竞争;碳在群落内部以有机物形式传递。

试题详情

8.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进化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

A.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C.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

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解析]狼的实例恰恰解释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因为环境的差异,选择不同,导致狼出现不同的变种

试题详情

6.多倍体是指具有3套或3套以上完整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下列有关多倍体形成途径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A.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获得高产、稳产和具有优良品质的多倍体农作物

B.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不正常,使染色体不减半,形成2n配子,这样的配子经受精作用可形成多倍体植株

C.同种或异种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成为杂种细胞,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形成多倍体植株

D.合子或分生组织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能够发育成多倍体植株

[解析]多倍体是指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生物。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变生物体的性状,但不能获得多倍体。 7.下列有关概念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 B )

[解析]此题考察生物学概念关系,内环境即细胞外液,而细胞内液指动物细胞内的液体。

试题详情

5. 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C ) A. 植物体中含有大量吲哚乙酸 B. 吲哚乙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 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D. 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

[解析]吲哚乙酸即生长素,是一种化学物质。激素的含量是微量的。

试题详情

4.下列生理活动在突触小体不能发生的是:                   ( D )        

A.丙酮酸氧化分解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解析] “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发生在突触间隙。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