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若,则等于( )
A.-1 B.-2 C.-1 D.
分析:在导数的定义中,增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选择哪种形式,也必须选择相对应的形式.利用函数在点处可导的条件,可以将已给定的极限式班等变形转化为导数定义的结构形式.
解:1.原式=
2.
1.;
2.
两边都是关于x的可导函数,求导得
,
令,得,
即
说明:通过对数列的通项进行联想,合理运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从而激发了思维的灵活性,使数列的求和问题获得解决,其关键是抓住了数列通项的形式结构.学生易犯的错误是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不善于联想.
2.
分析:问题分别可通过错位相减的方法及构造二项式定理的方法来解决.转换思维角度,由求导公式,可联想到它们是另外一个和式的导数,因此可转化求和,利用导数运算可使问题解法更加简洁明快.
解:1.当时,
当时,
,
两边都是关于x的函数,求导得
,
即
1.
4.,
∴
说明:对于函数求导,一般要遵循先化简,再求导的基本原则.求导时,不但要重视求导法则的应用,而且要特别注意求导法则对求导的制约作用.在实施化简时,首先必须注意变换的等价性,避免不必要的运算失误.
根据点和切线确定抛物线的系数
例 已知抛物线通过点,且在点处与直线相切,求实数a、b、c的值.
分析:解决问题,关键在于理解题意,转化、沟通条件与结论,将二者统一起来.题中涉及三个未知参数,题设中有三个独立的条件,因此,通过解方程组来确定参数a、b、c的值是可行的途径.
解:∵曲线过点,
∴①
,∴
∴②
又曲线过点,∴③.
联立解①、②、③得
说明:利用导数求切线斜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它适用于任何可导函数,解题时要充分运用这一条件,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解答本题常见的失误是不注意运用点在曲线上这一关键的隐含条件.
利用导数求和
例 利用导数求和.
3.
∴
2.
∴
3.;4.
分析:对于比较复杂的函数,如果直接套用求导法则,会使问题求解过程繁琐冗长,且易出错.可先对函数解析式进行合理的恒等变换,转化为易求导的结构形式再求导数.
解:1.,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