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3392  303400  303406  303410  303416  303418  303422  303428  303430  303436  303442  303446  303448  303452  303458  303460  303466  303470  303472  303476  303478  303482  303484  303486  303487  303488  303490  303491  303492  303494  303496  303500  303502  303506  303508  303512  303518  303520  303526  303530  303532  303536  303542  303548  303550  303556  303560  303562  303568  303572  303578  303586  447090 

66.善,shàn

(1)形容词

①好的,善良的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

--征求询问好的道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

   ②好

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晋鄙如果听从,很好;如果不听从,可以让(朱亥)击杀他。

③友好的,亲善的

不如因而善遇之。(《鸿门宴》)

--不如借这个机会好好的对待他。

(2)名词

①好人,好事,好的行为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积累善行,成为美德,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②好的方法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

--不必作战就使对方的军队屈服,这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办法。

(3)动词

①交好,亲善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与留侯张良交好。

②长于,善于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

③做好,处理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工匠想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④喜欢,羡慕

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羡慕世间万物遇到了大好时节,感叹我的生命已经快要走到尽头。

⑤通“缮”,修治,引申为擦拭

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

--因此感到心满意足,把刀子擦拭干净,收藏起来。

(4)表示应答之词。

王曰:“善!”(《邹忌讽齐王纳谏》)

--齐威王说:“很好!”

67,少,读音一:shǎo

(1)形容词,数量少,不多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论积贮疏》)

--生产(粮食)的人很少,而浪费(粮食)的人却很多,天下的财产怎能不枯竭呢?

(2)动词

①缺少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想在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每个人身上都插上茱萸,却少了我一个人。

②削减,减少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贾谊《治安策》)

--想要使天下政治安定,不如多封一些诸侯国,以削弱他们的力量。

③瞧不起,轻视

议者以此少之。(《晋书•陈寿传》)

--评论的人因此瞧不起他.

(3)名词,少数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

--你坚持道义,不肯杀少数人,却要去杀许多人,不能算是懂得类推事理.

读音二:shào

(1)名词,青年,少年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众多名流贤者都来到这里,老老少少全聚集在一起。

(2)形容词

①年少,年轻

衡少善属文。(《张衡传》)

--张衡年轻的时候就善于写文章。

②小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触龙说赵太后》)

--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没有出息。

读音三:shāo

副词,表程度,稍微,略微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

--被砍下的首级挂在城门上,脸色一点也没有改变。

试题详情

65.若,ruò

(1)动词

①像,好像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

--像我这样的人,可以使百姓安定吗?

   ②及,比得上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徐公不如您这么漂亮啊。

(2)代词

①表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

②表近指,“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凭这样的做法,去追求您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爬上树去逮鱼一样。

(3)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活板》)

--如果只印两三本,不算简单易行。

试题详情

64.如,rú

(1)动词

①往,到……去

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屈原列传》)

--就和齐国绝交了,派使者到秦国去接受土地。

②顺

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赤壁之战》)

--万一遇到不顺心的情况,就回来找我。

③如同,好像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桃花源中的)男女穿着都和外面人一样。

④及,赶上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

--沛公默然了,说:“本来就赶不上他啊.”

⑤按照

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中山狼传》)

--东郭先生依照老丈的意思,把狼装进袋子里。

(2)连词

①表假设,假如,如果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您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②表选择,或者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遇到祭祀,或者诸侯会盟,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4)助词,形容词词尾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

--君子拉开弓不放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试题详情

63.却,què

(1)动词

①退

   相如因持壁却立.(《廉颇涵相如列传》)

   --于是蔺相如拿着宝玉退后站立。

   ②使退,击退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后来秦国又两次进攻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他们。

   ③拒绝,排斥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谏逐客书》)

--作王的不排斥百姓,所以能成就他的功业。

   ④回头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回头看妻子儿女的忧愁都到哪里去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都高兴得像要疯了。

   ⑤去掉,消除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伤田家》)

--医治了眼前的病痛,挖掉了心上的肉。

(2)副词,表将要重复或继续。还,再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什么时候能够(和你)一同坐在西窗下,剪烛夜话,再说说巴山夜雨时的情景。

(3)连词,表转折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旅次朔方》)

--没有来由的再次渡过了桑干河,却又希望并州就是自己的故乡。

试题详情

62.劝,quàn

动词

①劝勉,勉励

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

--正式出征的那一天,国内的百姓都互相勉励。

   ②劝说,劝告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赤壁之战》)

--当时周瑜接受使命到番阳去了,鲁肃劝孙权召周瑜回来。

试题详情

61.去,qù

(1)动词

①离开

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想要叫张良和他一同离开。

②距离

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

--距离曹军二里多时,同时点起火来。

③除掉,去掉

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替汉室除去奸贼,清除污秽。

④前往,到……去

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为学》)

--富和尚不能前往,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那舞榭歌台等昔日的豪华景象和英雄业绩全都被风雨吹打掉了。

(2)形容词,过去的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

--我自从去年离开京城,被贬官到浔阳,疾病缠身。

试题详情

60.穷,qióng

(1)形容词

①处境困难,环境险恶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

--处境险恶,饥饿无所依靠,敌人悬赏追捕的又很紧迫.

②不得志,不显贵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在不得志的时候,则更加坚强,不放弃自己高远的志向.

③贫困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供养,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2)动词

①终了,穷尽,用尽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用尽我毕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啊!

②寻到尽头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又向前走,想要走到那桃花林的尽头。

试题详情

59.请,qǐng

(1)动词

①请求。请人做某事。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听说赵王喜欢音乐,请你弹瑟吧。

②请人允许自己做某事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石壕吏》)

--我老太婆虽然年老力衰了,还是请允许我跟你们连夜回去。

③谒见,问候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听说这个人,就前去问候他,想要送他厚礼,他不肯接受。

④邀请,约请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信陵君窃符救赵》)

--就邀请门客,准备了百余辆兵车,想率领着门客前去与秦军拼命。

⑤请教,请示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

--之后又以苏州百姓作乱为名向朝廷请示。

⑥说情

文嬴请三帅。(《殽之战》)

--文嬴为三个被俘的秦军将领说情。

(2)副词,表示尊敬,不翻译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步之内,我要用我颈上的血溅在您的身上。

试题详情

58.迁,qiān

动词

①由下面移至上面,泛指迁移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指南录〉后序》)

--当时元兵已迫近京城门外,无论是迎战、拒守、迁都都来不及了。

②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安帝素常听说张衡擅长术数之学,派公车特意召请,任命他做郎中,后来又提升为太史令。

有时也指降职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并序)》)

--被此人的话所触动,这天晚上才有了被贬官的感觉。

③放逐,征发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然而陈涉是以破瓮做窗户,用草绳拴门轴的穷人家的孩子,是农村中耕田为生的人,又是被征发戍边的人。

④改变,改动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齐国人没有贿赂秦国,结果还是在五国之后政权易主,为什么呢?

试题详情

57.奇,读音一:qí

(1)形容词

①奇特,罕见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前进越是困难,见到的景物也越发奇特。

②特殊,不平常的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

--拿事奉秦国的心思来礼待天下有特殊才能的人。

③珍贵的,稀奇的

里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居为奇货。(《促织》)

--乡里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笼子把它们养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储存起来。

④出人意料的(措施)(计谋)

若兵来则出奇兵击之。(《失街亭》)

--如果魏军到来,我们就派出他们意料不到的军队来攻打它。

⑤美好的,合宜的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孔雀东南飞》)

--现在如果违背了他的情意,恐怕这件事不太合适。

(2)动词

①惊异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促织》)

--每当听到弹奏琴瑟的声音,就会按照节拍跳舞,(宫里的人)更加感到惊异了。

②认为出众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张衡传》)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出众。

读音二:jī

(1)形容词,命运不好,运气不好,常“数奇”连用

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史记•李将军列传》)

--认为李广老了,命运不好,不叫他与匈奴的单于对敌。

(2)数词,表单数、零数或余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船从头到尾大约八分多一点,高约两个米粒左右。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