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254  30262  30268  30272  30278  30280  30284  30290  30292  30298  30304  30308  30310  30314  30320  30322  30328  30332  30334  30338  30340  30344  30346  30348  30349  30350  30352  30353  30354  30356  30358  30362  30364  30368  30370  30374  30380  30382  30388  30392  30394  30398  30404  30410  30412  30418  30422  30424  30430  30434  30440  30448  447090 

24.文章前半部分谈海上,后半部分谈天空,二者笔墨相当。对这种写法的合理解释是(3分) ( )

A.二者是并列的,在文中同等重要。

B.天空是主,海上是宾,教人从海上推见天空。

C.二者构成递进关系,以海上衬托天空,显得天空更无可观。

D.这种写法喧宾夺主,是处置不当

五、文学常识及默写。(11分)

试题详情

23.文中说“觉得自己是傻子”“丑角”,是因为(3分) ( )

A.隔绝了世上的一切,而跑到又大又单调的海上去,不免有点傻,眼前的景物都有了滑稽感,也就觉得自己是“丑角”了。

B.在人世间括得不满意,躲到海上、天空,仍是不满意。此中寄托了一种人生感慨。

C.体会不出文学家、艺术家所描摹赞叹的海阔天空之,美,以此自嘲。

D.轻信人言,以为海上,天空有多少可观,而实际不然,有一种被人捉弄的感觉,以此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试题详情

22.“也多少给人滑稽感”中的“也”字表示的意思是(2分) ( )

A.强调 D.委婉 C.转折 D.同样

试题详情

21.“坐过飞机的人”是指(2分) ( )

A.所有坐过飞机的人。

D.作者自己以及那些在飞机上没有见过什么奇观的人。

C.作者之外的那些在飞机上没有见过什么奇观的人。

D.作者自己。

试题详情

20.用一个句子概括出作者所说的日出、日落“有意思”“有看头”的条件。(3分)

                                                                                           

试题详情

19.“江湖里有的是遮遮碍碍的,山哪,城哪,什么的……”写出文中与“山哪”“城哪”相照应的语句。(4分)

与“山哪”相照应的是                                      

与“城哪”相照应的是                                      

试题详情

18.在“当然有浪”一语前面省去了通常可以体会到的“海上不是有浪吗?”一句问话,意思是有了浪该可观了。在文中再找出一处和这句同样处理的文字,抄在下面。(3分)

                                                                                           

试题详情

16.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我 爱 这 土 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试题详情

15.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项是 ( )

A.颔联抚今追昔,实质上是说黑暗耻辱已经过去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到来,可谓欢欣鼓舞,豪情满怀。

B.诗中借用“霸王”的典故意在申明立场:绝不沽取什么虚名,不能使全国的解放半途而废.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C.“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借用唐代诗人李贺的句子,是说大自然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那么“人间”的发展也要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

D.这篇诗作与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那篇新闻,写作事件相同,写作时间相同,都展示了我人民解放军空前的巨大胜利。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