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3550  303558  303564  303568  303574  303576  303580  303586  303588  303594  303600  303604  303606  303610  303616  303618  303624  303628  303630  303634  303636  303640  303642  303644  303645  303646  303648  303649  303650  303652  303654  303658  303660  303664  303666  303670  303676  303678  303684  303688  303690  303694  303700  303706  303708  303714  303718  303720  303726  303730  303736  303744  447090 

2.3.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C

 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序幕,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试题详情

2、经济体制改革:

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解放生产力;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重点是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试题详情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内容: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

意义: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试题详情

2.3.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B

试题详情

2、三大改造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底)

方式: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道路

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影响: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试题详情

1、社会主义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1)背景:经过建国初期的经济调整,1952年底国民经济基本好转。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3)影响: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试题详情

2.3.1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A

试题详情

2.1.6 “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C

重农抑商政策: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政策。产生于战国时代,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

  内容: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

  评价:①封建社会前期,主要为积极作用--促进了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的政权。

②封建社会后期,主要为消极作用--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中国社会发展滞后。

海禁和闭关政策

  评价:

    ①积极作用:作为一种消极的防御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维护了国家主权。

②消极作用:中国出口商品数量少,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难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的后面,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a.国内市场狭小: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

b.资金不足: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c.政策限制: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d.国际市场丧失: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

2.2.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A
传统的小农经济(即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影响:不平等条约冲击小农经济;中国依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改变社会结构
2.2.2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A
民族工业的兴起:
19世纪70年代在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民族工业产生(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房)
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热潮(张謇、荣宗敬、荣德生)
2.2.3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B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2.2.4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A
1、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时间:一战期间
原因:①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②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激发振兴实业的热情。③政府倡导使用国货。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概况:轻工业发展迅速,化学工业有发展。
2、一战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
3、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
适地适产主义:意在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
方式:军事管理和委托经营
处境:三座大山重压:
4、抗战前,形成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行经济统治政策,对民族工业予以排挤、打击。
2.2.5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C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2.2.6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C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主要表现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