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3563  303571  303577  303581  303587  303589  303593  303599  303601  303607  303613  303617  303619  303623  303629  303631  303637  303641  303643  303647  303649  303653  303655  303657  303658  303659  303661  303662  303663  303665  303667  303671  303673  303677  303679  303683  303689  303691  303697  303701  303703  303707  303713  303719  303721  303727  303731  303733  303739  303743  303749  303757  447090 

(2010年重庆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第5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C

(安庆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监测第4题)

试题详情

13.(14分)如图甲所示,透明介质球的球心位于O点,半径为R,光线DC平行于直径AOB射到介质球的C点,DCAB的距离HR.若DC光线进入介质球后经一次反射再次回到介质球的界面时,从球内折射出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作出光路图,并算出介质球的折射率.

解析:

光路如图乙所示,光线经反射后到达介质与空气的界面时,入射角i′=r,由折射定律可得折射角r′=i,折射光线PQ与入射光线DC平行,则:

POA=∠COAi

sin i==

解得:i=60°

由图可知,折射角r==30°

所以sin r

折射率n==.

答案:如图乙所示 

试题详情

12.(13分)如图甲所示,直角玻璃棱镜中∠A=70°,入射光线垂直于AC面,求光线从棱镜第一次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角,并作光路图.(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

解析:作出光路图如图乙所示,光第一次射到AB面上时,入射角∠1=70°,发生全反射;再射到BC面上时,入射角∠2=50°,大于临界角,发生全反射;再射到AB面上时,入射角∠3=30°,发生折射.根据=,可知折射角∠4=45°.

答案:第一次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为45° 光路图如图乙所示

试题详情

11.(13分)图示为一测量微小位移的装置.光线从放在刻度尺后面的发光体P发出,垂直射向平面镜M上,再反射到刻度尺上,刻度尺距镜面的距离CO=1 m.当使平面镜绕O旋转一微小角度θ后,反射光线射到刻度尺的N处.已知CN=2  cm,求镜面上离点O为5  cm的A点向上移动的距离AA′.

解析:平面镜转过θ角时反射光线转过2θ角,即

CON=2θCNCO·tan 2θ

又2=100·tan  2θ

解得:θ=38′12″

AA′=OA′·sin θ=5×sin 38′12″ cm=0.05 cm.

答案:0.05  cm

试题详情

10.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比地球的半径大得多,可认为射到地球的太阳光为平行光.假设地球表面没有大气层,那么,太阳照亮地球的范围比有大气层时太阳照亮地球的范围(不考虑地球大气层的变化)   ( )

A.大  B.小

C.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解析:

如图所示,假设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层,则太阳光只能照亮图中双箭头直线所示的区域.当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时,由于空气的折射率大于1,且离地球表面越近,大气层越密,折射率越大,相当于太阳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肯定要发生折射,作出其光路图如图中的单箭头折线所示.显而易见,地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时,太阳光照亮地球的范围比有大气层时照亮地球的范围要小一些,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非选择题部分共3小题,共40分.

试题详情

9.某液体的折射率为,距液面深h处有一个点光源,站在旁边的人看到液面被该光源照亮的圆形区域的直径为  ( )

A.2h  B.h  C.2h  D.h

解析:

岸上的人看到水面被照亮是因为光线从水中射出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光线在水面上发生了折射,如图所示.设光线OA在界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则sin C=,可知C=45°,由几何关系可知:

tan C

解得:rhtan Ch

故其直径d=2r=2h.

答案:A

试题详情

8.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一细束白光从Q点垂直于直径MN的方向射入半圆形玻璃砖,从玻璃砖的圆弧面射出后,打到光屏P上,得到由红到紫的彩色光带.已知QM=.如果保持入射光线和屏的位置不变,只使半圆形玻璃砖沿直径方向向上或向下移动,移动的距离小于,则( )

A.在半圆形玻璃砖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屏上红光最先消失

B.在半圆形玻璃砖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屏上紫光最先消失

C.在半圆形玻璃砖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屏上红光最先消失

D.在半圆形玻璃砖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屏上紫光最先消失

解析:一细束白光从Q点以垂直于直径MN的方向射入半圆形玻璃砖,从玻璃砖的圆弧面射出后,打到光屏P上,得到由红到紫的彩色光带.当半圆形玻璃砖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入射角减小,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所以屏上光线不会消失,故选项A、B错误;半圆形玻璃砖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入射角增大,最先消失的是临界角小的,即紫光,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7.如图甲所示,有两束细平行单色光ab射向空气中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的上表面.已知玻璃砖足够大,不需考虑光到达玻璃砖侧面的折射和反射.若玻璃砖对单色光a的折射率小于对单色光b的折射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玻璃砖中,a光比b光的速度小

B.两光束在玻璃砖中仍然是平行的

C.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后,两光束之间的距离一定比入射前的要小

D.无论增大或减小两光束入射到玻璃砖上表面的入射角,两光束最终都能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

解析:ab两束光穿过玻璃的可能光路如图乙、丙所示,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乙   丙

试题详情

6.酷热的夏天,在平坦的柏油公路上,你会看到在一定距离之处的地面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一片水面,似乎还能看到远处车、人的倒影,但当你靠近“水面”时,它也随你的靠近而后退.对此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同沙漠蜃景具有相同的原理,是由于光的全反射造成的

B.“水面”不存在,是由于人们酷热难耐而产生的幻觉

C.太阳辐射到公路上,使公路上空气温度升高,越靠近公路的空气密度越小,有些光线发生全反射

D.太阳辐射到公路上,使公路上空气温度升高,越靠近公路的空气密度越大,有些光线发生全反射

解析:

越靠近柏油路面空气温度越高,空气密度越小,有些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全反射.

答案:AC

试题详情

5.为了连续改变反射光的方向,并多次重复这个过程,方法之一是旋转由许多反射镜面组成的多面体棱镜(简称镜鼓).如图所示.当激光束以固定方向入射到镜鼓的一个反射面上时,由于反射镜绕垂直轴旋转,反射光就可在屏幕上扫出一条水平线.依此,每块反射镜都将轮流扫描一次.如果要求扫描的范围θ=45°且每秒钟扫描48次,那么镜鼓的反射镜面数目和镜鼓旋转的转速分别为( )

A.8,360 r/min  B.16,180 r/min

C.16,360 r/min  D.32,180 r/min

解析:每块反射镜转过的角度α=,其镜面数目N==16,转速n==3  r/s=180 r/min.

答案: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