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清楚的文字
2. (2008?浙江金华)下面是2007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孟祥斌的颁奖词,请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相应的汉字。
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fǎn)( )。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huáng)( )的陨落换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shì( )。
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将仍会以积累和运用为主。一般不会单纯去考纯知识性的内容,而是注重突出对这些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的考查,如对词汇的积累程度,对标点、语法、修辞、文体知识、文学文化常识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等,题型上以语段综合题为主。
(一)词语?成语
1、日常多查词典,养成善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2、词语:重在善于辨析同义词
成语:要结合语境、了解成语典故及词义的古今变化。
1、(2008?四川自贡)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风又从废墟上 ① ,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 ② 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 ③ 这凝涸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A.①吹过 ②醒悟 ③改造
B.①拂过 ②感悟 ③创造
C.①掠扭 ②清醒 ③改变
D.①刮过 ②觉悟 ③制造
1.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筹划 一愁莫展
谰言 色彩斑斓
B 摇晃 恍然大悟
题词 金榜提名
C 审议 顾名思义
沦陷 语无伦次
D 勇猛 永往直前
掺望 眼花缭乱
2.(2008?福州)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美味佳肴(yáo)
寻觅 (mì)
迸(bèng)溅
B. 小心翼翼(yì)
和煦(xù)
心扉(fēi)
C. 棱(léng)角分明
蹒(mǎn)跚 堕(zhuì)落
D. 骇(hài)人听闻
孕(yùn)育 凛冽(liè)
(二)汉 字
①根据形声字特点,记住字的音形。
②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不乱用繁体字。
③尽量多用字典,养成好习惯。
④避免受到不规范的广告语的误导;
⑤在语境中认读汉字,理解记忆;
⑥强化练字,坚持在作业中练字。
3.营造意境的作用。
例如:“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六、答题技巧点拨
(一)研读诗题,回忆作者风格,捕捉信息。
(二)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意。
(三)联系生活,分析诗歌中的形象。
(四)捕捉意象,揣摩诗歌营造的意境。
(五)熟悉经典诗歌中常用的典故。
(六)了解民族文化心理特征。
2009年中考语文研讨会资料(四)
语文基础知识及综合性学习复习备考策略
命题中的一点体会
(1)没有真正地研究《课标》及《说明》
(2)中考考什么,就复习什么
(3)对于试题中许多技术层面的东西认识有偏差
(4)没有突现学生的主动性
暴露出来的问题
n 研究不到位
n 复习不全面
策略一:准确定位
了解考试能力层级要求
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n 落实不到位
n 功利化倾向严重
n 缺乏系统性
策略二:制定复习计划
n 计划中要涉及到的问题
n 三轮复习法
n 试题要求
n 参考资料
策略三:重视研究
研究《课标》及《说明》
《新课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的定位、实施建议、以及具体的教学要求都进行了详尽的剖析阐述。
《考试说明》的制订是政府行为,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制订的有关初中学生终结性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的引领性文件,主要目的是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方便广大师生的复习备考工作,对各学科考试的性质与命题依据、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解释与要求 。
关于中考试卷的研究
遵循原则
研究的重心不在试卷的外在表现形式,应放在对学生的能力层级要求上。
策略四:全面复习
重视基础、强调能力
课标说明
n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n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 、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n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一)语音
n 纠错本或者检测本
n 分散复习,勿集中地大批量地复习
n 多强化正确的印象而淡化错误的影响
1.(2008?北京)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刹那(chà) 订正 (dīng)
茅塞顿开 (sài)
B 贮藏(chǔ) 倾斜 (qīng)
轩然大波(pō)
C 解剖(pōu) 酝酿 (niàng)
爱憎分明 (zēng)
D 符合 (fú)乘客 (chèng)
自给自足 (gěi)
2.表现景物的特征。
例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1.道出人物的特征。
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写人状物――表现人物的特点。
(四)赏析语言
4.抒情诗――表现诗人的情感。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