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4.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
A.90°W、89°S B.80°E、40°N
C.10°E、1°S D.180°W、71°N
3.下列说法不属于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的是 ( )
A.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B.气候直接影响生物、水文要素,但生物、水文要素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气候
C.地质作用的变化会影响气候因素
D.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国家空间天气预警报中心预报:世界时2006年12月14日22点15分爆发了一个X1.5级太阳耀斑,并伴有日冕物质抛射,受此次太阳耀斑影响,太阳高能质子流量再次增加,该质子事件预计今天晚些时候或者明天结束,14日爆发的日冕物质抛射可能于16日到达地球。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2题。
1.该次太阳耀斑爆发的层次是 (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2.关于该次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上16日左右可能会产生磁暴现象
B.该次耀斑爆发会影响地面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C.成为2006年北半球暖冬的主要原因
D.在北极地区的高空可能会产生极光现象
30.有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的扮演着输家的角色。”
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②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将一直是输家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 ④第三世界国家反对经济全球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29.上世纪 90 年代,欧盟和北美贸易区相继建立。本世纪初,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启动, 2003 年,中国也宣布加入 《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 。这些事件表明
A .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B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C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D .自由竞争取代了宏观调控
28.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