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4100  304108  304114  304118  304124  304126  304130  304136  304138  304144  304150  304154  304156  304160  304166  304168  304174  304178  304180  304184  304186  304190  304192  304194  304195  304196  304198  304199  304200  304202  304204  304208  304210  304214  304216  304220  304226  304228  304234  304238  304240  304244  304250  304256  304258  304264  304268  304270  304276  304280  304286  304294  447090 

4.下图中工程的主要功能是 

今日的木兰陂

A.运输 B.灌溉   C.引用  D.防洪

试题详情

3.下图人物写过《资治通鉴》,他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是 

A.支持 B.反对  C.默认 D.不管不问

试题详情

2.王安石提出的“三不足”不包括  

A.天变不足惧      B.人言不足恤

C.祖宗之法不足守    D.君意不足守

试题详情

1.王安石在变法中始终支持哪一种思想,对扫除重重障碍起了极大的作用 

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民贵君轻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三不足”精神

试题详情

15.[解析] 第一问“危机”是回答背景,第二问回答“措施”,第三问要回答自己的看法。

答案:

表现: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冗官、冗兵、冗费,辽和西夏的威胁

措施: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看法:有利于教育发展;有利于人才选拔。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优化训练

基础提高

试题详情

14.C  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这对官僚、地主既得利益打击很大,从而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试题详情

13.A  本题旨在考查再现史实的能力。由于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官僚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王安石变法遇到极大阻力。司马光任宰相后,新法被废除。

试题详情

12.[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各类改革的综合认识,应对所学过的改革进行综合归纳,从而回答第(1)、(2)题;回答第(3)题时,应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进行阐述。

答案:

(1)推动社会转型;改变王朝中衰局面;推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2)方式: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

目的:通过对统治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来维护自身的统治。

后果:改革往往不会对生产力造成破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发展。

(3)解析:本题具有开放性,可任选一位,主要从改革家的社会责任感、坚强意志、崇高品质、顺应历史发展等方面所受的启发,言之有理即可。

高考猜想

试题详情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和分析能力。这两次变法的相同点主要是在目的、支持者、结果以及变法者的命运等方面;而不同点主要是性质、背景等。

答案:

相同点: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变法都对生产关系做出了调整;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都因触犯大贵族、大官僚,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而失败;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不同点: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春秋战国新旧制度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而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试题详情

10.B “青苗法”是对农业而言的,“保甲法”是对国家军力而言的A、C、D三项中有此两法,故排除。符合题意的是B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课外延伸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