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4103  304111  304117  304121  304127  304129  304133  304139  304141  304147  304153  304157  304159  304163  304169  304171  304177  304181  304183  304187  304189  304193  304195  304197  304198  304199  304201  304202  304203  304205  304207  304211  304213  304217  304219  304223  304229  304231  304237  304241  304243  304247  304253  304259  304261  304267  304271  304273  304279  304283  304289  304297  447090 

6.下列哪些是由于北宋过分加强中央集权所带来的结果  (   )

①官僚机构庞大,行政效率低下②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大

③兵将配合不力,战斗力下降  ④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5.北宋初年实行“更戌法”,产生的后果是  (   )

A. “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B. “兵无常帅,帅无常兵”

C. “方镇相望于内地”   D. “老弱事耕稼,丁壮从征役”

试题详情

4.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   )

A.陈桥兵变    B.唐后期藩镇割据

C.唐末农民战争  D.五代的频繁更替

试题详情

3.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后,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他主要是为了  (   )

A.巩固专制统治  B.奖赏功臣名宿

C.鼓励土地兼并  D.扩大地主队伍

试题详情

2.宋太祖下列改革措施中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  (   )

A.行政权改革---机构重叠---财政困难

B.财政权改革---机构臃肿---财政困难

C.军权改革---兵将不识---战斗力削弱

D.军权改革---藩镇消失---外部威胁消失

试题详情

1.右图人物是“杯酒释兵权”的设计者,他对土地兼并的态度是  (   )

A.限制土地兼并

B.“不抑(土地)兼并”

C.土地收归国有

D.制止土地买卖

试题详情

14.[解析](1)考生要根据古人的不同观点,从中获取有效的解题信息。(2)考生要运用唯物史观一分为二地评价王安石变法。

答案:王安石变法确实存在用人不当,操之过急而造成的一些弊端(如进一步举例,只要正确均可)。但是王安石变法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如答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亦可)培养和选拔人才。朱熹把群奸肆虐,流毒四海归结于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显然是有失公允(如用变法内容来具体说明,只要正确也行)。变法的作用: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它使政府的财政状况大为改善,积贫的危机有多缓和。

单元检测

试题详情

13.B 本题旨在考查按一定标准归纳选择的能力。首先明确“解决积弱局面的措施”是改善军事力量;其次依托列举项再现其措施含义确知王安石变法通过保甲法、将兵法和保马法增强北宋军事力量,从而逐步改善北宋积弱状况。

试题详情

12.[解析]本题属于发挥题,与现实情况较接近。在回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题时要灵活运用逆向思维;回答第(2)题时要注意联系现实。

答案:(1)①改革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②改革的政策措施要体现百姓利益。③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2)①当今改革开放向着纵深发展,会触及部分阶层、部分个人的利益,这部分力量有可能成为阻力。②腐败也会断送改革成果。③外来因素干扰改革进程。④决策失误影响改革。

高考猜想

试题详情

11.D  前三个改革都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王安石变法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