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4159  304167  304173  304177  304183  304185  304189  304195  304197  304203  304209  304213  304215  304219  304225  304227  304233  304237  304239  304243  304245  304249  304251  304253  304254  304255  304257  304258  304259  304261  304263  304267  304269  304273  304275  304279  304285  304287  304293  304297  304299  304303  304309  304315  304317  304323  304327  304329  304335  304339  304345  304353  447090 

4.变法图存道理的重要论著《变法通议》发表在

A.《时务报》上   B.《中外纪闻》上

C.《国闻报》上   D.《循环日报》上

试题详情

3.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是

A.魏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张之洞

试题详情

2.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主要表现为

①公车上书

②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③各地学堂、学会、书局、报馆的纷纷建立

④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领袖人物的涌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早期改良思潮形成的条件是

①民族危机    ②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

③西学的传播   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探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4.[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观点论证型试题,旨在考查对观点的判断论证,并再现史实支持特定论点的能力。解题时首先确定其支持的论点;其次依据论点准确再现史实论证说明其支持的论点,注意史论结合且一一对应分析。

观点一: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①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控制了朝鲜,为其向我国东北扩张势力创造了条件;②中国大片领土被割让,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③巨额的赔款,迫使清政府大借外债,使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财政与经济;④新商埠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方便了外国对中国内地的侵略;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助长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⑥各帝国主义国家凭借最惠国待遇的条款也都享有《马关条约》的特权,从此,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新阶段。总之,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观点二:大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①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向中国的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支付赔款,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其发起的救国斗争创造了条件;③帝国主义的侵略,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随着西学的传播,资产阶级维新与革命的思想先后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它们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体制,引起了中国社会文化、艺术、思想观念和科学教育等诸方面深刻的变革;④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虽然最终结果都失败了,但在不同程度上催化了中国向近代化的迈进。

观点三:上述观点都有片面件。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但同时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体论证参考观点一和观点二)。但是两者比较起来前者是主要的,因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还存在着阻碍、延缓我国近代化的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所以认为大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不确切的。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优化训练

基础巩固

试题详情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表及漫画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注意分析图表中“借款附带条件”。第(2)题解题关键是提取漫画中的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把握帝国主义的侵华特征。同时注意材料一奴役性借款是资本输出的方式之一。第(3)、(4)题注意近代史上清政府大借外债是被迫的而且附有苛刻的政治条件,是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今天我们招商引资是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为发展经济而主动进行的,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答案:

(1)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2)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方式:分而治之。

变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政治上分而治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招商引资解决了我国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完善。

(4)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为了偿还对日赔款,被迫大借外债,这些借款带有很强的政治奴役性;新中国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维护领土、主权和附带任何政治奴役性条件的前提下, 向外国贷款,以补充资金不足,贷款的利息也是合乎国际惯例的。

试题详情

12.[解析]  第(1)问重点分析表中“资本额”和“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两栏,并根据不同时间进行对比。第(4)问分析两则材料,材料二主要从外商企业资本雄厚角度分析;材料三主要从封建势力的压迫角度分析。

答案:

(1)说明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影响: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2)C  (3)D

(4)一是无法与实力雄厚的外商企业竞争,随时有破产和倒闭的危险;二是受到封建势力的压迫。

高考猜想

试题详情

11.[解析]  本题考查对问题的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以中华民族严重危机为核心,考查危机出现的原因、表现。同时又把中国的民族危机纳入国际环境,使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

答案:

(1)原因:

①外因:19世纪末列强由于垄断组织的激烈竞争,资本输出日益增大,对海外的殖民掠夺更加剧烈。 

②内因: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和清政府奉行的投降政策,大大助长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  

(2)变化:由原来的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即从强占商品市场为主到抢占资本市场为主。 

(3)表现:①经济上,在瓜分狂潮中,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关税、铁路等,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华办厂、掠夺资源,严重影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政治上:在华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是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中国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试题详情

10.C  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决定了其不可能依赖广大人民群众。

课外延伸

试题详情

9.C  租借地和“势力范围”既不同于半殖民地,也不同于殖民地,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形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