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变法图存道理的重要论著《变法通议》发表在
A.《时务报》上 B.《中外纪闻》上
C.《国闻报》上 D.《循环日报》上
3.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是
A.魏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张之洞
2.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主要表现为
①公车上书
②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③各地学堂、学会、书局、报馆的纷纷建立
④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领袖人物的涌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早期改良思潮形成的条件是
①民族危机 ②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
③西学的传播 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探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观点论证型试题,旨在考查对观点的判断论证,并再现史实支持特定论点的能力。解题时首先确定其支持的论点;其次依据论点准确再现史实论证说明其支持的论点,注意史论结合且一一对应分析。
观点一: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①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控制了朝鲜,为其向我国东北扩张势力创造了条件;②中国大片领土被割让,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③巨额的赔款,迫使清政府大借外债,使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财政与经济;④新商埠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方便了外国对中国内地的侵略;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助长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⑥各帝国主义国家凭借最惠国待遇的条款也都享有《马关条约》的特权,从此,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新阶段。总之,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观点二:大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①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向中国的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支付赔款,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其发起的救国斗争创造了条件;③帝国主义的侵略,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随着西学的传播,资产阶级维新与革命的思想先后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它们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体制,引起了中国社会文化、艺术、思想观念和科学教育等诸方面深刻的变革;④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虽然最终结果都失败了,但在不同程度上催化了中国向近代化的迈进。
观点三:上述观点都有片面件。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但同时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体论证参考观点一和观点二)。但是两者比较起来前者是主要的,因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还存在着阻碍、延缓我国近代化的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所以认为大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不确切的。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优化训练
基础巩固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表及漫画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注意分析图表中“借款附带条件”。第(2)题解题关键是提取漫画中的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把握帝国主义的侵华特征。同时注意材料一奴役性借款是资本输出的方式之一。第(3)、(4)题注意近代史上清政府大借外债是被迫的而且附有苛刻的政治条件,是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今天我们招商引资是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为发展经济而主动进行的,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答案:
(1)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2)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方式:分而治之。
变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政治上分而治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招商引资解决了我国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完善。
(4)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为了偿还对日赔款,被迫大借外债,这些借款带有很强的政治奴役性;新中国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维护领土、主权和附带任何政治奴役性条件的前提下, 向外国贷款,以补充资金不足,贷款的利息也是合乎国际惯例的。
12.[解析] 第(1)问重点分析表中“资本额”和“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两栏,并根据不同时间进行对比。第(4)问分析两则材料,材料二主要从外商企业资本雄厚角度分析;材料三主要从封建势力的压迫角度分析。
答案:
(1)说明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影响: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2)C (3)D
(4)一是无法与实力雄厚的外商企业竞争,随时有破产和倒闭的危险;二是受到封建势力的压迫。
高考猜想
11.[解析] 本题考查对问题的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以中华民族严重危机为核心,考查危机出现的原因、表现。同时又把中国的民族危机纳入国际环境,使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
答案:
(1)原因:
①外因:19世纪末列强由于垄断组织的激烈竞争,资本输出日益增大,对海外的殖民掠夺更加剧烈。
②内因: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和清政府奉行的投降政策,大大助长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
(2)变化:由原来的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即从强占商品市场为主到抢占资本市场为主。
(3)表现:①经济上,在瓜分狂潮中,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关税、铁路等,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华办厂、掠夺资源,严重影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政治上:在华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是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中国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0.C 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决定了其不可能依赖广大人民群众。
课外延伸
9.C 租借地和“势力范围”既不同于半殖民地,也不同于殖民地,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形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