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4305  304313  304319  304323  304329  304331  304335  304341  304343  304349  304355  304359  304361  304365  304371  304373  304379  304383  304385  304389  304391  304395  304397  304399  304400  304401  304403  304404  304405  304407  304409  304413  304415  304419  304421  304425  304431  304433  304439  304443  304445  304449  304455  304461  304463  304469  304473  304475  304481  304485  304491  304499  447090 

(四)重点难点探究

1、      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         

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2、      为什么写“都市闲人”?            

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可能是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读出作者很希望能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3、      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  

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                       

4、      本文多处使用排比,它们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后面的“来得悲凉”似乎应该比前面两句更舒缓而深沉。也许主张语言简洁的人会觉得“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更好,可是这样一来,排比的气势就没有了。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此句前后都采用排比的写法,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无可欣赏之处,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              

“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些描写性的名词短语,一个短语就是一幅画面,展现出生动的美景,成为“故都的秋”的美妙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神往之情溢于言表。           

“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这是近于口语的文字,好像作者津津乐道的样子就在眼前,充分地表达了赞美之情。          

“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是说理性的语句,但是以具体事物来说明,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本文不是很长,但排比句很多,说明作者非常喜欢运用这种工整、雅致的语言,而且运用起来非常妥帖恰当,全无生硬之感。                         

试题详情

(三)重点语句赏析

1、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2、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3、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这里的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

4、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秋并不是名花”中的“秋”是泛指,而不是专指南国的的秋。说秋不是名花、美酒,是从反面设喻的,因为作者认为欣赏名花、品尝美酒时,花半开、人半醉的状态才是最佳状态,而在领略秋的过程中,这种温开水式的状态是不合适的。“半开半醉的状态”是指南国的秋。南国的秋“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状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5、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细腻”本指描绘、表演等细致入微,也可指人的感情细致,这里用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明显带有人的主观倾向,而后面的“清闲”、“落寞”则更是作者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一片飘零的黄叶能打动情意,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作者当时的心境。

试题详情

4.感悟主旨

本文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的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恋、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了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

试题详情

(二)课文整体感知

1.解说文题

文章的题目“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情,“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点出了地点、时令,洗练含情。

2.明了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梳理结构

试题详情

(一)复习目标

1、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试题详情

(五)基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字音字形

生难字注音

煤屑(xiè)  踱(duó)步  袅(niǎo)娜(núo)弥(mí)望  媛(yuán)女  蓊(wěng)蓊郁郁(yù)  敛裾(jū)

多音字辨析

处:独处(chǔ)    处(chù)长       脉:脉(mài)络    脉(mò)脉含情

曲:曲(qū)曲折折   曲(qǔ)高和寡     颤:颤(chàn)动    战(zhàn)栗

荷:荷(hé)包     荷(hè)枪实弹

形似字辨析

(1)点缀(zhuì)  辍学(chuò)  啜(chuò)泣 拾掇(duō)

(2)敛裾 (jū)  倨(jù)傲   盘踞(jù)

(3)僻(pì)静   避(bì)让   癖(pǐ)好 譬(pì)如

(4)惦(diàn)记  掂(diān)量  踮(diǎn)脚  

3、近义词辨析

(1)嬉:游戏玩耍。如“嬉笑驽骂”。  嘻:笑的样子或声音。如“嘻嘻哈哈”。

(2)班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文中有深浅不一的意思。如“树影班驳”。

    错落:指不同事物在空间上交错纷杂的样子。如“苍松翠柏,错落有致”

(3)均匀: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上的数量相当;时间或空间间隔相等。如:钟摆发出均匀的声音。

   和谐:指配合得适当,协调;或指和睦、融洽。

(4)采:有“摘取”“选取”“神色”“精神”等义项。

   彩:有“各种颜色”“赢得的东西”“称赞、夸赞时的欢呼声”等义项。

(5)霎时:极短时间;  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

试题详情

(四)重点难点探究

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所谓“文眼”,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验总结。古人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安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2、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在文章中,这句话起着行文转接过渡的作用。如果究其深味,就有必要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江南是作者的故乡。192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前后共6年。其间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丰子恺、朱光潜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歌和讴歌江南秀丽山水的散文。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写了《我的江南》一诗,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就在写《荷塘月色》的同时,在《一封信》中写道:“今天吃过午饭,偶然抽出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三年前给S君的一封信。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间的台州。这真是‘我的南方’了。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我一条路,虽然只是‘一条路’而已。”

试题详情

(三)重点句子赏析

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像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3、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这里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4、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曲曲折折”“田田”“亭亭”这些叠词,既准确描绘出景物的特征,加强了语意,又使语句的音节和谐舒缓,具有音乐美。“亭亭的舞女的裙”与“出水很高”舒展自如的荷叶形态相似,以动态的人美写静态的叶美,使无生命的叶子有了人的情态美。

本文用了三十多个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静静的花叶,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试题详情

4.感悟主旨

本文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作者在1927年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时的苦闷彷徨,反映了作者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试题详情

(二)课文整体感知

1.解说文题

本文写景状物精彩,意境优美,语言富有韵味。荷塘,是月下的荷塘,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飘渺的歌剩;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

2.明了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直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以后的那些日子里,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无论是自由主义者,还是民族主义者,都陷入了彷徨的境地,而像他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内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式下,就不能不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

3.梳理结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