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4311  304319  304325  304329  304335  304337  304341  304347  304349  304355  304361  304365  304367  304371  304377  304379  304385  304389  304391  304395  304397  304401  304403  304405  304406  304407  304409  304410  304411  304413  304415  304419  304421  304425  304427  304431  304437  304439  304445  304449  304451  304455  304461  304467  304469  304475  304479  304481  304487  304491  304497  304505  447090 

(二)、课文整体感知

1.解说文题

这是一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演讲辞,是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演讲辞,蔡元培在演讲中提出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项要求,并开宗明义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2.明了背景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的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本文就是他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3.梳理结构

试题详情

(一)、复习点击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分析关键语句,体味文章语句的内涵及风格。

3、理清文章结构,抓住文章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

4、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试题详情

本单元学习演讲辞。在中学阶段学习演讲的技巧,体会演讲的魅力,提高演讲的能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从内容上来说,本单元三篇演讲辞各有侧重。《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蔡元培先生上任之初对青年学子们的谆谆教诲,意在为北大树立新的学风、校风。《我有一个梦想》是马丁·路德·金在25万人的盛大集会上发表的著名演说,他围绕着黑人在美国社会处处受歧视、受压迫的苦难处境,提出自己内心的梦想,表达出广大黑人共同的心声,意在为黑人同胞争取自由与平等的权利。《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篇悼词,是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所发表的讲话,意在追述马克思的一生以及他对人类的伟大贡献,表达自己和全世界无产者的沉痛悼念之情。学习这些文章,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思想,提高人生的境界。

演讲一般来说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往往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因此,学习时首先要抓住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其次,演讲要以说服听众为目的,往往中心突出,逻辑性强,因此,在学习时还要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其说理的深刻透彻及其丝丝入扣的论证力量。另外,演讲还讲究内容的鼓动性和表达的综合性,演讲者总是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听众的情绪,并运用语言的力量和多种表达方式激起听众的共鸣,使其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所以,我们要注意体会演讲词的情感力量,学习其中生动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看看它们是如何将鼓动性与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本单元的学习还要注重说写结合,我们要加强朗读和口语训练,在实际的朗读和演说中,体会演讲辞的特点和魅力,揣摩其中深刻的思想和斐然的文采,学会在公共场合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试题详情

(五)、基础知识积累

1、作者、作品

①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老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改革政治。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由于保守派反对,新法受阻。他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反对天命,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进步口号。他的诗词文多揭露时弊,体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其诗词遒劲清新,风格高峻,《桂枝香·金陵怀古》颇有名。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②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2、识记字词

(1)、字音

华山(huà)   庐冢(zhǒng)  窈然(yǎo)   何可胜道(shēng)   怠(dài)   咎(jiù) 

无物以相之(xiàng)  好游(hào)  深父(fǔ)

(2)、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父:通“甫”,字)

(3)、一词多义

1、乃: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是)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却)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道:①有碑仆道(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制度)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伞)    ②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

    ③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大概)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恐怕)

4、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木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装点,掩盖)

5、然: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是)   

6、以: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能至也(因为)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

    ③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因此,由此)     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为)

    ⑤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

(4)、词类活用

1、舍: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作动,筑舍定居)   2、名:以故其后名之曰(名作动(命名)

3、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作动,命名)

4、深、穷: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作名,深度。穷:形作动,走到尽头)

5、见: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动作名,见到的景象)  6、明:火尚足以明也(形作动,照明)

7、险远: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作名,险远的地方)

8、幽暗昏惑: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形作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9、谬、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形容词使动,使……错。名:名作动,识其本名。)

10、至: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作名,到达的人)

(5)、古今异义

1、非常: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①古义:不同寻常。②今义:很,十分)

2、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①古义:治学的人。②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3、十一:盖余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①古义:十分之一。②今义:指十一这个数目。)

4、于是:于是余有叹焉(①古义:于,对,介词;是,这件事,代词。②今义:一个连词。)

(6)、句式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2、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

(7)、难句翻译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译: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2、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译:现在所说的“华(huā)”念作“华(huā)实”的“华(huā)”,大概读音错误吧。

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但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而不能够尽情享受游览的乐趣。

4、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译: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5、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译:因而人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的人不能到达那里。

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译: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而没有外物帮助,也不能达到。

7、其孰能讥之乎?译:难道谁能讥笑他们吗?

8、余于仆碑,又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译:我对于倒下来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书不存在,后世人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本来的情况,哪里说得清楚呢?

9、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译: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取的缘故啊。

教学后记
 

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案

必修二第四单元

教学班级
213班   217班
执行时间
2009年  月  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试题详情

(四)重点难点探究

1、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

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人治学的道理。这从文章的组织结构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如文章开篇对华山、慧空禅院、仆碑的由来的考释,即非一般的写景文字,而具有学人的实证精神。又如文中写游华山后洞的经过,先写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次写景色越进越奇,再写游者越深越少,又写“有怠而欲出者”要求出来,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既出之后悔恨未能极尽游览之乐。记游部分依次写来,尽陈所见,波澜起伏,这自然是写景的妙笔。但作者意在以探幽寻胜比喻学人治学,入之愈深,则所获益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至高境界。正如《古文观止》的编者所说:“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作者最后写倒在路边的碑,“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误,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

2?判断句在本文中是如何呈现的?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停顿;“也”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这样的判断句大家在初中时即学过一些,可以略作梳理。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个判断句中包含了因果关系,“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

试题详情

(三)精彩语段赏析

   1.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

   这里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写作者认为应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

   2.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这里介绍前洞和后洞的方位,略述前洞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和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和游后洞之难,揭示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

   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里详写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点明了与四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简单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本段主要是议论游山所得。先由“叹”字承上文的“悔”,领起全段,很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借

托古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鱼往往有得,是因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深入的结果。然后再写自己游褒禅山之所得。“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要看到这种奇景异观,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又“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即必须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再应有足够的力量,还要具备可资凭借的物质条件,只有具备“志”“力”和可以辅助的“物”这三者,才能达到预期的境地。而在这三个条件中,“志”是最根本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不为人讥。因此它具有十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游山如此,个人修养、做学问、干事业无不如此。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事情成败的关键往往在于主观的认识和努力。王安石的一番感慨,自然与他的改革事业的理想和后来百折不挠的经历紧密相连。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里是因仆碑生发出来的又一层意思。由山名读音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触目伤怀,产生无限感慨,“何可胜道也哉!”“作者从个别问题提升到对普遍现象的认识,因而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个观点,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深思而慎取”,如此立论,正是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求实精神。

试题详情

(二)课文整体感知

1、解说文题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他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

全文五段,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议论。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情况。

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由记游生发出大段议论,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

2、明了背景

本文写于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当时王安石34岁,正在舒州任通判。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王安石一生在从政、治学的道路上都是坚韧不拔地前进的。他在宋神宗时作宰相,认准了“变法”于国有利,决心推行新法,尽管守旧派强烈反对,他却毫不动摇,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淫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了解作者的这些生平事迹,能更深刻地理解这篇游记体散文所蕴含的深意。

3、梳理结构

铺垫

景                情

照应

碑文漫灭--悲古书之不存

记碑           谬其传而  深思  因事

 “花”“华”音谬→  莫能名者  慎取  明理

不可胜道    

    前洞  近、平→至者众        叙议

记游              志  尽   结合

    后洞  险、远→至者少   力  吾 

                物  志

4、感悟主旨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里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是以游山作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这两点都是值得借鉴的,但以前者为论述的重点。

试题详情

(一)复习目标

1、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试题详情

(五)基础知识积累

1、作者、作品

①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谥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著有《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②唐宋八大家:指唐宋时期的八个散文家,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③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

④苏黄:指北宋文学家苏轼和黄庭坚。

⑤苏辛:指宋代豪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

⑥苏门四学士: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他们四人都出于苏轼门下,且诗文成就极高,故而得其名。

2、识记字词

(1)字音  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举酒(zhǔ)客    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shǎo)焉      徘徊于(dǒu)牛之间

(píng)虚御风    扣(xián)而歌      桂(zhào)兮兰桨   (sù)流光

幽壑(hè)       (lí)妇         苏子(qiǎo)然    山川相(liáo)

舳舻(zhúlú)千里   (shī)酒临江      横(shuò)赋诗    江(zhǔ)

一叶之(piān)舟    举(páo)樽而相(zhǔ)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  天地曾不能以一(shùn)

造物者之无尽(zàng)也  洗盏(gèng)酌     肴核(yáohé)既尽    杯盘狼(jí)

(yǔ)枕(jiè)    倚歌而(hè)之

(2)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通“嘱”,劝人喝酒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冯:通“凭”,乘

③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盘绕

④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籍:通“藉”。狼籍:凌乱

(3)古今异义

①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①古义:明月停留。②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②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①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②今义:美貌的女子。)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①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②今义:儿子)

(4) 一词多义

1、望: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④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

5、白:①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5) 词类活用

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均为名词作状语

③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攻占,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东: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用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以……为侣,名词意动用法。友:以……为友,名词意动用法

⑤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⑥歌窈窕之章       歌:名词作动词,歌咏

⑦击空明兮溯流光     空明:形容词用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

⑧渺沧海之一粟  渺: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渺

⑨羽化而登仙    羽: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古人称成仙为羽化

⑩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舞:使动,使……起舞;泣:使动,使……哭泣

⑾正襟危坐    正:使动,整理,端正 

(6)重点词语

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横:这里为“笼罩”   ②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遗:遗弃

③寄蜉蝣于天地      蜉蝣:朝生暮死的小虫  ④击空明兮溯流光     溯:逆流而上

⑤倚歌而和之       倚:循,依       ⑥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⑦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缭,盘绕。郁乎:茂盛的样子

⑧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舳舻:zhú lú,这里指战船

⑨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shī斟酒。槊:shuò长矛。⑩举匏樽以相属      匏:páo葫芦

⑾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⑿是造物者之无尽藏,而吾与子之所其适  藏:zàng,宝藏。  适:这里有享受之意

(7)特殊句式

①、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④、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⑤、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⑥、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⑦、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

⑨、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⑩、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⑾、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⑿、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⒀、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8)难句翻译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④、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

⑤、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译: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⑦、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

⑧、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以共适。

  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

试题详情

(四)重点难点探究

(1)“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都不曾晃动一下便悄然消失了,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答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主要从观点是积极或消极的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的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本文是怎样将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5)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有何特点?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锅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科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仍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将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立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6)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

本文具有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如描写好声的幽咽哀婉:“其声鸣鸣然,如想如幕,如泣如诉,余音禁袅,不绝如缕。舞的区之游故,泣抓舟之合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