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36%,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C )
A.1/9 B.4/9 C.5/9 D.1/2
[解析]设该性状由A、a基因控制,则有,aa=64%,a=0.8 ,A=0.2丈夫正常,基因型为aa,妻子患病有2种可能基因型AA和Aa,这两种基因型的比例为(0.2*0.2):(2*0.2*0.8)=1:8,故妻子基因型为AA的概率=1/9,为Aa的概率=8/9,子代患病的概率=1/9+1/2*8/9=5/9。
19.右图为某种动物的一个卵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A.该细胞中染色体可以看成一个染色体组
B.该种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C.该动物的一个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共含有16个DNA分子
D.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能形成4个四分体
[解析]图中四条染色体各不相同,而卵细胞为配子,故该生物正常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4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可形成4个四分体;有丝分裂中期DNA分子完成复制,核DNA分子数为16,细胞质中也含有DNA分子。
18.以下有关生物实验的选材、原理、步骤、结果等的描述,正确的是 ( C )
A.秋水仙素能抑制着丝点的分裂
B.甲基绿是活性染色剂,使线粒体维持一定的活性
C.观察动物的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小鼠睾丸为材料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蚯蚓的种群密度
[解析]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丝的形成,A错;甲基绿为碱性染料,它易与聚合程度高的DNA结合呈现绿色,使线粒体染色的是健那绿,B错;土壤蚯蚓的种群密度不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因为蚯蚓的活动能力有限,D错;小鼠睾丸中有大量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
17.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
B.各种生物体(病毒除外)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
C.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
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
[解析]1、2过程属于光合作用,3、4、5过程属于有氧呼吸,1过程产生的[H]用于2过程(光合作用暗反应),3、4过程产生的[H]与氧结合产生水。
16.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解析]静息电位时膜外为正膜内为负,受刺激时Na+内流导致电位逆转,膜外为负膜内为正,故正确,B错误;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而释放,不是主动运输,而属于胞吐作用,故CD皆错。
15.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如下表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
A.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 B.摘除顶芽后,侧芽生长停滞
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解析]此题考察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顶芽产生的IAA在侧芽处积累,抑制了侧芽的生长,顶芽摘除后侧芽发育为枝条,故BC错误;乙植物保留顶芽而侧芽发育成枝条,说明细胞分裂素的存在解除了顶端优势对侧芽的抑制,故A正确;此题没有信息显示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14.下表是对甲、乙、丙图所示的生命现象及a、b、c所表示变量的分析,正确的一组为( D )
[解析]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只有甲图符合,a即代表生长速率;恒为动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能维持体温恒定,丙图符合,c代表温度;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有补偿点和饱和点,乙图符合,b代表光照强度。
13.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H1N1甲型流感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下: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B )
A.步骤①所代表的过程是逆转录
B.步骤②需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酶
C.步骤③可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感受态细胞
D.检验S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S蛋白与H1N1康复病人的血清进行抗原一抗体特异性反应试验
[解析]步骤②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12.某同学将必修与选修教材中细菌部分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系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
①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②单个或少数细菌在液体培养基大量繁殖,可形成菌落,可作为菌种鉴定依据
③与细菌共生的病毒称为噬菌体 ④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⑤细菌具有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进行水解形成原生质体
⑥细菌侵入人体后作为抗原可引起人体的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
A.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⑤⑥
[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菌落一般在固体培养基上才可形成;噬菌体为病毒,属于寄生生物;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菌的细胞壁成分主要为肽聚糖等,不能用纤维素酶果胶酶水解。
11.图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 ( D )
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B.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
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J型增长
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鱼数量的两倍
[解析]此曲线的纵坐标为“种群增长率”,其种群为S型增长,t2时刻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故C错误,正确。t3时刻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A错误;t4时刻种群数量达到K值,并非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