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4694  304702  304708  304712  304718  304720  304724  304730  304732  304738  304744  304748  304750  304754  304760  304762  304768  304772  304774  304778  304780  304784  304786  304788  304789  304790  304792  304793  304794  304796  304798  304802  304804  304808  304810  304814  304820  304822  304828  304832  304834  304838  304844  304850  304852  304858  304862  304864  304870  304874  304880  304888  447090 

4.从下列句子中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否

B.至莫夜月明

C.植其杖而芸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解析]此题考查实词的通假现象。A项中“不”通“否”;B项中“莫”通“暮”;C项中“芸”通“耘”;D项无通假字

[答案]D

试题详情

3、选出对加点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 )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B.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C.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解析]此题考查古今异义。做这类题最忌望文生义,以今义代古义而曲解文意。绝对不能从字面来猜测,应该根据不同语境来推断词义。A项“亲戚”古义:父母、兄弟及亲人,今义:指旁系亲属;B项“具体”古义:形体具备,今义:细节等方面很明确;D项“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牛、羊和猪等牲口,今义:为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C项“邂逅”都是“不期而遇、偶然遇见”之意。

[答案]C

试题详情

    本栏目按文中多义实词的含义、古今异义、实词活用、通假字及偏义复词的判断,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归类编排的,其中前两为重点。力求覆盖全面而又重点突出,使用时最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同时教师在讲解分析时,要按类来分析,归纳和补充,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务必通过训练和教师的指点,使学生形成语境意识。

1.选出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品其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名望、名声)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说出、说明白)

C.山不在高,有仙则(著名、闻名)

D.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字)

[解析]此题是多义实词在句子中含义的理解。通过将提供的意项分别代入原句中判断分析,只有D项“名”解释成“名字”这一名词意义不行,因为原句中“名”的后面有宾语“之”,所以D项的“名”应释为“命名”。

[答案]D

试题详情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例如: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①的“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②句中的“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

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例如:

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两句话同出苏轼的《石钟山记》,大多数同学把两个“言”,都理解为“说”。①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观点表述上说得不够详细,由此推知此“言”为“叙述”之意。②句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渔工水师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不是不能说,而是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此处的“言”应理解为“记载”较为准确。

            备考创新训练使用指导

试题详情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例如:

①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③信义著于四海

④怀信宅傺

①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确实”之意。②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动词,为“相信”之意。③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信誉”之意。④句“怀”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为“忠诚”之意。

试题详情

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例如:

①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②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①句为对仗句,“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②句也为对仗句,“帽”与“环”相对,“带”与“腰”相对,“带”为动词,“腰”也为动词,“腰佩”之意。

试题详情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例如: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①句从句式结构来看,属于对仗,“忠”和“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忠”和“贤”同义,那么“用”和“以”同义,故“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②句从句式结构来看,也属于对仗句,“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灭”的意思。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