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4695  304703  304709  304713  304719  304721  304725  304731  304733  304739  304745  304749  304751  304755  304761  304763  304769  304773  304775  304779  304781  304785  304787  304789  304790  304791  304793  304794  304795  304797  304799  304803  304805  304809  304811  304815  304821  304823  304829  304833  304835  304839  304845  304851  304853  304859  304863  304865  304871  304875  304881  304889  447090 

2、《北齐书﹒邢邵传》有这么一行文字:“士无贤愚,皆能顾接,对客或解衣览虱,且与剧谈”。对“解衣览虱”者是谁,似乎存有两种意见。一是“对客人中解衣捉虱的人”;一是“对着客人有时解衣捉虱”。你认为哪种理解比较正确?为什么?

                        

[点拨]两种译法关涉到古汉语的语法和虚词用法,也关涉到古代社会的文化常识(礼义习俗)。如果把“对客或解衣览虱”译为“对客人中解衣捉虱的人”,显然是将“解衣览虱”处理为“客”的后置定语,这样一来,虚词“或”“且”无法解释。这个句子译为“(邵)有时一边对着客人解衣捉虱,一边与他们畅谈”方觉通顺合理。在中国古代社会那习俗却截然不同,当众捉虱非但不是失体面,反而被视为一份放达,一种风雅。看来虚词理解正误事关句意。

试题详情

1、某年清华大学的保送生入学后,为了检测这些理科尖子生的语文素质,学校组织了一次特殊的语文考试,考题绝大数是生活中来的趣题。考试题中就有一题是对对子,其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然而竟无一个考生悟出题意,对出下联。假如你参加了那次考试,你会怎么对?

                 

[点拨]出题者本意是:“孙行者”是人名,“孙”既是姓又是辈分,“者”是文言虚词,下联也应一一对应。此题的难点实际上落在“孙行者”的“者”上。“者”是一个虚词,下联第三个字也必须是虚词,这个难点解决了,其它两个字容易对上。正确答案是:祖冲之。

试题详情

   本栏目列举一些学生平时易错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虚词练习题,按照考点要求安排,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独立钻研,暴露出思维及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再点拨引导。

试题详情

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

复习通假字,千万不要离开课文去死记硬背,而要把它们放在句子当中去记忆,这样记忆才牢靠。

试题详情

不好 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不美(指相貌)

牺牲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祭祀的牛羊等

烈士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有志节操守的男子

无论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更不用说

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与世隔绝的地方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出身低微,行为鄙鲁

感激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感动奋激

有意 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有某种打算

鞠躬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恭敬,谨慎

无赖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 活泼玩皮

于是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在此,在这上

以为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把……看作

作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写文章

不避 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不亚于、不次于

人情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 人的通常情况

县官 今募天下人入县官,得以拜爵(《论贵粟疏》)  朝廷

或者 或者曰:……(《封建论》)   有的人,有些人

指示 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出来给……看

约束 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信约

前进 于是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前,上前;进,进献

以往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这里到那里

宣言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扬言

亲戚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父母兄弟

地方 今齐地方千里 (《邹忌讽齐王纳谏》)  地方方圆

其实 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他实际上

北面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面朝北,指臣服

中国 率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 指现在中原地区

不过 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矣(《赤壁之战》) 不超过

形成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 形势形成

妻子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妻子儿女

初一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 刚刚开始

非常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名词,重大的变故

学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求学的人

从而 吾从而师之(《师说》)   从,跟从;而,而且

行为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人墓碑记》)  行,品德;为,做

首领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五人墓碑记》) 头颅

所以 入叩所以(《狱中杂记》)  缘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原因的虚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用来,靠它来……

风流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杰出、英俊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繁华景象,流风余韵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咏怀古迹》)  学问才华,雍容风度

具体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形体齐备

故事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旧例

慷慨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指南录〉后序》) 理直气壮,意气激昂

山东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崤山以东

祖父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 祖辈与父辈

自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 自作主张

处分 处分适兄意,哪得自专由(《孔雀东南飞》) 安排,处置

交通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交接相连

可怜 东家有贤女,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 可爱

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可叹

因为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因此写作

突出 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骤然冲出

老大 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年龄大

颜色 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容貌

颜色憔悴,(《屈原列传》)  脸色

形容 形容枯槁(《屈原列传》) 形体容貌

反复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也(《琵琶行》) 恢复,扭转形势

从容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琵琶行》)  文采华丽的言辞

特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特地征召

试题详情

文言实词,词多量大,用法复杂,但如果把一个实词放到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意义便固定了下来,分析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方法较多,但最为有效的迅速的方法仍是结合上下文文意,优先分析词性,注意相关动词前后搭配至关重要,如11、2000年第11题中“樵”作“打柴”来解释不正确,实际上只要看一下“樵”在句中的词性便知。“取樵”之“樵”是名词,“打柴”则是动词,词义与词性明显不符合。与此同时,对那些逐词单看只知其词,不知其意的实词,也可以采用这种“词性优先,动词为重”的分析思路来检验,既可以防止优柔寡断,不敢留或弃,也避免了全凭感觉作判断。如11、2001年第11题中的“乘:巡视”。

试题详情

◆2003年北京高考题11题(原文见附录)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 哀:悲伤    B.崧辞曰 辞:推托

C.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 识:见识    D.君乃舍之 乃:就

[解析]A项“哀”解为“同情”,C项“志”是“记”,D项“乃”是“才”的意思。

答案:B

◆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题第7题(原文见附录)

下列各句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夫子将焉。   B.吾晏子之义。

C.吾头于笥中。   D.晏子见疑于景公,出

[解析]A项“适”古义是“到”,B项“说”是“悦服”,C项“盛”古今都是“放置”之意,D项“奔”是“逃亡”之意。答案:C

◆2001年全国高考第11题(原文  见附录)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者二耳。拔:被攻取。B、齐人未。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城。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指败逃者。

[解析]C项“使老弱女子城”中的“乘”是“登上”之意。答案: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