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其
①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他的)
②其中,其中的。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④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
⑤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孰能讥之乎?
⑥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例:则或咎其欲出者。
⑦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⑧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
⑨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⑩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⑾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4、乃
①于是,就。例: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②才,这才。例: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乃:然后才。)
③却。例: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④是,就是,原来是。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⑤竟然。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⑥他的、你的。例:“芋视乃妇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⑦乃至,甚至。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一说竟然。)
⑧可是。例: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双备经年裹物之用。
⑨而,又。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⑩这样。例:夫我乃行之。
3、乎
①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②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例: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④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⑤同“于”。例: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⑥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⑦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⑧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于是乎书。
2、何
①什么。例:子何而往?(何:凭什么。)
②怎么样、怎么。例:“如太行、王屋何?”“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哪里。例: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
④多么。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⑤为什么。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
⑥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⑦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1、而
①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一丝而累,以至于寸”,“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④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⑤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余闻而愈悲”。
⑥通“如”:好像,如同。例:军惊而坏都舍。
⑦通“尔”,你,你的。例:“而翁归”,“若欲死而父”。
4.注意特殊现象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1) 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如“诸、叵、焉”等。
(2) 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如“借第令”
(3) 双音异义。文言中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虚词,如“于是、可以、从而、其实”等。
3.通晓古今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
虚词古今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少数沿用下来;有的完全消失;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有时改用了别的词。有的文言虚词沿用下来,古今用法一样。如“学然后知不足”。有的用法发生变化,如“所以”,古时表原因和凭借,现代表结果。有的改用了别的词,如“于”在文言文中起多种介绍作用,可是在现代文中分别改用“在、向、到、对、同、比、被”等。
2.辨明用法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如,《师说》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一个“其”是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后一个“其”是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如“之”,可以作代词。可以作助词,可以作动词
另一种情况是词虽不同,但却都可以表示相同的用法。如“乎”和“于”都可以有介词的用法。如“皆、悉、咸、举”都可以表示范围。
◆2001年全国高考卷第13题(原文见附录)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B、遣使约降于燕。 故内惑于郑袖。
C、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解析]A项的“以”全都是连词,表目的,可译成“来”,B项的第一个“于”译为“在”,表范围,第二个“于”译成“被”,表被动,C项的“乃”都译为“于是,就”,D项的“因”译为“于是,就”。答案:B
◆2002年北京高考卷第9题(原文见附录)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
B.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C.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宋何罪之有?
D.知不以利为利矣。/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解析]B项中“因”都理解为“于是”,A项前一个“于”作“从”,后一个作“比”解,C项中前一个“之”作主谓之间助词,不译,后一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中前一个“以”作“把,拿”解,后一个“以”作“以致”解。答案:B
◆2003年北京高考春季卷第9题(原文见附录)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婴之亡,岂不宜哉。 B.方见国之必侵。
胡子闻北郭子之以死白己也。 晏子见疑于景公。
C.吾将以身死白之。 D.因谓其友曰。
险以远,则至者少。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解析]B项中前一个“见”是“看见”,后一个“见”表被动,C项中前一个“以”是“用”,介词,后一个“以”相当于“而”,表并列,作“又”解,D项中前一个“因”作“于是”,后一个作“依靠”解。A项中两个“之”用在主谓之间,不译。答案: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