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4697  304705  304711  304715  304721  304723  304727  304733  304735  304741  304747  304751  304753  304757  304763  304765  304771  304775  304777  304781  304783  304787  304789  304791  304792  304793  304795  304796  304797  304799  304801  304805  304807  304811  304813  304817  304823  304825  304831  304835  304837  304841  304847  304853  304855  304861  304865  304867  304873  304877  304883  304891  447090 

5、其

 ①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他的)

 ②其中,其中的。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④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

 ⑤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孰能讥之乎?

 ⑥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例:则或咎其欲出者。

 ⑦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⑧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

⑨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⑩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⑾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试题详情

4、乃

 ①于是,就。例: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②才,这才。例: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乃:然后才。)

 ③却。例: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④是,就是,原来是。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⑤竟然。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⑥他的、你的。例:“芋视乃妇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⑦乃至,甚至。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一说竟然。)

 ⑧可是。例: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双备经年裹物之用。

 ⑨而,又。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⑩这样。例:夫我乃行之。

试题详情

3、乎

 ①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②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例: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④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⑤同“于”。例: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⑥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⑦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⑧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于是乎书。

试题详情

2、何

   ①什么。例:子何而往?(何:凭什么。)

 ②怎么样、怎么。例:“如太行、王屋何?”“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哪里。例: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

 ④多么。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⑤为什么。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

 ⑥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⑦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试题详情

1、而

   ①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一丝而累,以至于寸”,“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④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⑤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余闻而愈悲”。

   ⑥通“如”:好像,如同。例:军惊而坏都舍。

   ⑦通“尔”,你,你的。例:“而翁归”,“若欲死而父”。

试题详情

4.注意特殊现象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1) 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如“诸、叵、焉”等。

(2) 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如“借第令”

(3) 双音异义。文言中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虚词,如“于是、可以、从而、其实”等。

试题详情

3.通晓古今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

虚词古今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少数沿用下来;有的完全消失;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有时改用了别的词。有的文言虚词沿用下来,古今用法一样。如“学然后知不足”。有的用法发生变化,如“所以”,古时表原因和凭借,现代表结果。有的改用了别的词,如“于”在文言文中起多种介绍作用,可是在现代文中分别改用“在、向、到、对、同、比、被”等。

试题详情

2.辨明用法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如,《师说》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一个“其”是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后一个“其”是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如“之”,可以作代词。可以作助词,可以作动词

另一种情况是词虽不同,但却都可以表示相同的用法。如“乎”和“于”都可以有介词的用法。如“皆、悉、咸、举”都可以表示范围。

试题详情

◆2001年全国高考卷第13题(原文见附录)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故且缓攻即墨待其事。   穷予生之光阴疗梅也哉!

B、遣使约降燕。       故内惑郑袖。

C、田单收城中得千余牛。   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D、五千人衔枚击之。     相如持璧却立。

[解析]A项的“以”全都是连词,表目的,可译成“来”,B项的第一个“于”译为“在”,表范围,第二个“于”译成“被”,表被动,C项的“乃”都译为“于是,就”,D项的“因”译为“于是,就”。答案:B

◆2002年北京高考卷第9题(原文见附录)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过荆,至江上。/苛政猛虎也。

B.曰:“吾知所之矣。”如吴。/秦伏兵绝其后,留怀王以求割地。

C.此有道者所以异乎俗也。/宋何罪有?

D.知不利为利矣。/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趋于亡。

[解析]B项中“因”都理解为“于是”,A项前一个“于”作“从”,后一个作“比”解,C项中前一个“之”作主谓之间助词,不译,后一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中前一个“以”作“把,拿”解,后一个“以”作“以致”解。答案:B

◆2003年北京高考春季卷第9题(原文见附录)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婴亡,岂不宜哉。  B.方国之必侵。

胡子闻北郭子以死白己也。  晏子疑于景公。

C.吾将身死白之。    D.谓其友曰。

远,则至者少。    公等录录,所谓人成事者也。

[解析]B项中前一个“见”是“看见”,后一个“见”表被动,C项中前一个“以”是“用”,介词,后一个“以”相当于“而”,表并列,作“又”解,D项中前一个“因”作“于是”,后一个作“依靠”解。A项中两个“之”用在主谓之间,不译。答案: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