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4703  304711  304717  304721  304727  304729  304733  304739  304741  304747  304753  304757  304759  304763  304769  304771  304777  304781  304783  304787  304789  304793  304795  304797  304798  304799  304801  304802  304803  304805  304807  304811  304813  304817  304819  304823  304829  304831  304837  304841  304843  304847  304853  304859  304861  304867  304871  304873  304879  304883  304889  304897  447090 

   本栏按文言句子中多义词的理解与翻译,活用词及古今异义词的理解与翻译,特殊句式,理解语意关系、指称及修辞分析的顺序安排,重点在前三种。使用时最好要求学生当堂完成,然后教师归类分析,务必使学生明确翻译的一般方法。

试题详情

(四)文言辞格翻译方法。

   文言辞格非常丰富,使用频率也很高,如何翻译各种辞格是学习文言文注意的问题。

   比喻的翻译。

   1、明喻,仍译为明喻。古文中的明喻一般与现代汉语的使用习惯相同,所以直译就行了。如:(1)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冯婉真》)(2)火烈风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战》)(3)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信陵君窃符救赵》)

    以上三例中的加点部分都用明喻,可分别译为“像猿猴一样剽悍敏捷”,“船像箭一样往前冲”,“如同那肉给俄虎吃”。

    2、暗喻,用了比喻词的,仍译为暗喻。如:(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可译为“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不用比喻词的,译为明喻。如:(2)古来万事东流水。(《梦游天姥吟留别》)(3)夫秦王有虎狼之心。(《鸿门宴》)(4)寨中人又鸷伏焉。(《冯婉真》)

   加点的部分分别译为“万事都像东去的流水一样”,“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像鸭子一样趴在那里”。

   3、借喻,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如:(1)遍地腥云,满街浪犬。(《与妻书》)(2)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3)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加点的部分应还原成它们的本体,“白色恐怖”,“凶恶的敌人”,“边境”,“污浊的官场”。

   借代的翻译。

   古今汉语在借代的使用上差别很大,如果把借代直译过来,会让人感到不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借代应意译,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如: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怀古》)

   (3)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4)大阉亦逡巡畏义。(《鸿门宴》)

   (5)沛公不胜杯杓。(《鸿门宴》)

   上例中加点的词若直译或保留原词,都很别扭,都应还原成它们所代替的人或事物。分别是“当官的”、“战船”、“言辞”、“魏忠贤”、“酒”。

   夸张的翻译。

   1、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仍译为夸张,前面加上“像要”或“快要”。如:

   (1)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

   (2)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鸿门宴》)

   (3)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4)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

   前三句是古人形容人发怒的习惯说法,例(1)的加点部分和例(3)可译为“头发像要顶起帽子”,例(2)译为“头发要竖起来,眼角快要裂开”。例(4)的加点部分译为“快要出不来气,说不出来话”。    2、数量方面的夸张,可把数量词换成表示“多”“高”“大”的副词、形容词。如:

   (5)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辞》)

   (6)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

   (7)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促织》)

   例(5)(7)中的数量词是形容极多,例(6)中是形容极高。三例中加点的词语可分别译为“许多卷”、“非常高”、“非常多”。这种夸张,数量词都不是实指,所以不宜直译。

   互文的翻译。

   互文又叫“互文见义”,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如:

   (1)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2)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3)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促织》)

   例(1)的意思不是在东西叫嚣,在南北隳突,而应是“叫嚣隳突乎东西南北”,可译为“到处大喊大叫,骚扰破坏”。例(2)也应合为“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通”,然后译为“树木的枝条和叶子都互相覆盖,交叉掩映”。例(3)的“官贪吏虐”可调为“官吏贪虐”,译为“当官的和差役们都贪婪暴虐”。

   委婉的翻译。

   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如:

   (1)权起更衣。(《赤壁之战》)

   (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4)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

    例(1)用“更衣”是为了避粗俗;例(2)用“崩殂”是为了避忌讳(死);例(3)的“有事”也是避忌讳(在老师面前说“战争”);例(4)的“会猎”是外交辞令。它们可还原为,“上厕所、逝世、作战、会战”。

   用典的翻译。

   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简意丰,常或明或暗地引用典故,在翻译时可灵活处理,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如:

  (1)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乐羊子妻》)

  (2)神仙之说,所谓为蛇添足。(《梅花岭记》)

  (3)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

  (4)效颦于茂叔。(《芙蕖》)

   上四例加点处均用了典故,可分别译为“侮辱性的施舍”、“多此一举”、“外患未除”、“生硬模仿”。对于为人们所熟知的且已作为成语使用的典故,翻译时也可保留原词(如例(1)),或稍加变动(如例(2)可变为“画蛇添足”)。

   其他一些修辞方法,如拟人、排比、双关、对比等,在运用上与现代汉语的习惯基本相同,翻译时难度不大,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备考创新训练使用指导

试题详情

(三)文言翻译的方法。

   由于高考中采用直译的方式,因此,翻译句子应该着重以直译为主进行训练。

   1、对照翻译。

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双音词或多音节词。如,“商君佐之”--商君辅佐他。“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中的“信”--信物,亲近。

   2、换成今语。

   主要是一些古今同形异义词、通假字,替换成现代汉语与之相应的词语。如:“祖父”“妻子”“受业-授业”“尺寸之地”中的“尺寸”译为“一点点”。

   3、保留不译。

   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地名、国名、年号、朝代、官职、典章制度、物品名称、度量衡等。

   4、删掉不译。

   如: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

   5、补充省略。

   句中一些省略的成分,有时需要补出。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显然省略谓语“威”可补译为“你们看廉将军比秦王谁厉害?”

   6、调整语序。

    一些文言句式的词序,有时必须改变。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译时需颠倒过来。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主谓倒装,应颠倒过来,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

   7、扩充凝缩。

   有些特殊的句子,译时需要扩充或凝缩。如:“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这类句子言简意丰,如不多用些笔墨,难于把意思表达清楚,特别是一些诗句或类似诗歌的句子,更是这样。可扩充文字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再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类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繁笔。现代汉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的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所以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试题详情

(二)把握文言翻译的原则。

   1、译文做到“信”“达”“雅”。

所谓“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加意思,也就是不“走样”。所谓“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所谓“雅”,就是进而要求译文的用词造句比较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就中学生来说,这一项较高的要求,但前两点是应该做到的,否则不能说是好译文。

   2、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法和原文一致。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即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例如:

 原句: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译句: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所谓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不同的表达方法。例如:

  原句: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译句:(张衡)到职工作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退职回家。

   这两者虽是矛盾,但又是相辅相成的。一般的说来,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译。

试题详情

(一)把句子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理解它的真正意思。

    语言环境包括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是指语言材料所表达的具体环境。看内部语境就是看与句子相关的上下文,把单个的句子放到文章中,前后联系起来分析,即“句不离篇”。“外部语境”是指语言发生的场合,作者在该句中所注入的附加因素,如作者的情感,作家的艺术处理等。如“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报君赐”这句话,秦将是来报恩还是来报仇,如果不看前面的文字,是无法把握的。特别提醒学生,不要忘了看文言语段中及语段后的任何一个注解,要确信既然注了必定有用。将句子放到具体的内外语境中,才可能正确理解,而正确理解是翻译的前提。

试题详情

   本栏目主要是对本考点所涉及的一些知识进行系统归纳与拓展,既要让学生明白知识体系,又要使学生能结合自己掌握的情况,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消化并形成解题能力。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