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4704  304712  304718  304722  304728  304730  304734  304740  304742  304748  304754  304758  304760  304764  304770  304772  304778  304782  304784  304788  304790  304794  304796  304798  304799  304800  304802  304803  304804  304806  304808  304812  304814  304818  304820  304824  304830  304832  304838  304842  304844  304848  304854  304860  304862  304868  304872  304874  304880  304884  304890  304898  447090 

12.下列各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文: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

译文: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都投降。

B.原文: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译文:只怕他率领军队到来,即墨就不能保全了。

C.原文: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

译文:燕军把坟墓全都挖开,烧化死人。

D.原文: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

译文: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并点燃它的末端。

[解析]A项中“伐破齐”和“尽降齐城”是难点,“破伐”是一个动补式的词组,意思是征伐并攻破,“破”是“伐”的结果。“尽降齐城”的“降”字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即“使齐城降”。B项中的难点有两处:一是“他将之来”,“他”字在文中是指示代词,意为“其他的、别的”,充任定语。而试题中把“他”误作人称代词的“他”,把“将”误作动词的“率领(军队)”。C项难度较小,可能会引起误解的有两处:一是“垄墓”,“垄”也指坟墓;二是“烧死人”“烧”的翻译字。D项中的“灌脂束苇”略有困难,但“脂”字指油脂并不罕见,“束”当作“捆绑”讲也是常用的。

[答案]B

备课资料汇编

试题详情

7、读下面的文言,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李贺,字长吉,七岁能辞章……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即书投囊中。末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母使婢探蘘中,见所书多,即怒日:“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新唐书·李贺传》

译文①________________

译文②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古今异义。要弄清的几个词语:未始,不是;程课,这里指写的某些固定的格式、标准等;探,掏出;书,写;是,这个。

[答案]①(他)不是先定好一个题目然后写诗,也不像别人那样受那些条、框的限制。②他母亲让婢女掏出锦囊中的诗句,看见许多写好的纸条,就生气地说:“这孩子要呕出心来才肯停下来啊!”

试题详情

6、读下列文言,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后汉书·袁安传》

译文①:_______________

译文②: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了词类活用及古今异义。要弄清的几个词: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比,处处;干,求;以为,古今异义,此处的意义是“以之为”;举,推荐。

[答案]①袁安答道:“天下大雪,人们都在挨饿,不应该再求别人。”②洛阳令认为袁安是一个贤明的人,推荐(他)做了孝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