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4711  304719  304725  304729  304735  304737  304741  304747  304749  304755  304761  304765  304767  304771  304777  304779  304785  304789  304791  304795  304797  304801  304803  304805  304806  304807  304809  304810  304811  304813  304815  304819  304821  304825  304827  304831  304837  304839  304845  304849  304851  304855  304861  304867  304869  304875  304879  304881  304887  304891  304897  304905  447090 

2、怎样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速读全文,总揽文意,分析人物的言行。要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看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写作的意图是赞扬还是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对议论文也要通过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弄清作者的观点态度。

(2)分析推断,把握要点。

(3)要能够把作者的观点态度与文章中人物的言论区分开来。

(4)综合概括,提炼观点。特别是作者的观点含蓄、曲折,就需要注意发掘相关语句的隐含信息,有时甚至需要调动课堂所学知识辅助判断,确保分析概括的准确性。如果作者的观点散布在文段各处,应进行适当的综合概括,以便全面准确地对作者观点作出评价。

(5)要紧扣原文主旨,实事求是,千万不能主观臆断,扭曲文意或随意拔高、任意贬低作者的思想;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古人,不苛求,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古人;还要运用辨证观点,分析作者思想的精华和局限性。

高考文言文测试一般选取史传类文章。在史传类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通过评论性的语段来表达,如《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但高考试题中还没有选入过这样的文字,选取的都是叙述史实的部分,史传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只用极简洁概括的文字表达出来,如“厉操清白”“清慎俭素”等,而这些可以在筛选、提取信息或归纳内容、概括中心的试题中体现出来。可能是出于降低难度的考虑,在以史传文章为测试材料的试题中,好多年未出现单独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试题,但这不等于说今后不考这类题目,因此考生在复习训练时还要予以关注。

备考创新训练使用指导

试题详情

本栏目主要就本考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主要是命题的主要形式,解答的基本步骤与方法,以及若干需要注意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应考复习和解题时有针对性些。

试题详情

   本栏目围绕专题重点设置了四个案例,对前一栏目引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解答部分分析了易失误之处,教师对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要分析清楚。必要时可以多让学生去归纳、探索,效果会更加明显。

试题详情

3、读了下面文章后,你概括出作者认为千百年来造成尊孔迷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者吾不能”,是居谦也;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儒先臆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朦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已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

                                          

                                            

[点拨]此题考查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概括能力。要抓住文中的“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这句话,思想的盲从、学术的禁锢,导致人格的堕落,是千百年来造成尊孔迷信的根本原因,也是社会失去生气的根本原因。在这里我们能读出李贽这个先行者内心难以言说的愤慨与苦闷。

案例探究使用指导

试题详情

2、学习了《游褒禅山记》以后,学生对王安石“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产生疑问,有的说两者是矛盾的,有的说两者是有联系的,你怎么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此题考查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分析能力。我们认为两者是有联系的。作者王安石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试题详情

本栏目选择一些学生相对感兴趣的材料,围绕考点所涉及的内容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题目,引起学生关注,意在让学生思考之后对本专题的要点有所了解,为后面学习作准备。使用时教师尽可能放手,让学生知识及能力上的缺陷暴露出来。教师起到点拨相关知识和解题要领的作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