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4712  304720  304726  304730  304736  304738  304742  304748  304750  304756  304762  304766  304768  304772  304778  304780  304786  304790  304792  304796  304798  304802  304804  304806  304807  304808  304810  304811  304812  304814  304816  304820  304822  304826  304828  304832  304838  304840  304846  304850  304852  304856  304862  304868  304870  304876  304880  304882  304888  304892  304898  304906  447090 

(二)效率至上。高考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高效、快速地搞好复习极为重要。学生要做到:1、计划性强。学生对复习的内容要作全盘考虑和分解,针对各知识点制订短期计划。2、方法灵活。如利用零碎时间复习文言虚词,因分散则容易掌握。

试题详情

(一)课本第一。多年来,高考始终遵循了依托课本命题的大原则,因此,学生对课本知识要做到:

1、吃透弄熟。各项知识构成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要通过点线面结合,记忆、分析、比较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吃透弄熟课本知识的网络结构和深层含义。

2、抓好重点。考前要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复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点平均用力,学生要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抓住每一个考查范围中的重点知识。

3、选好篇目。选取基本篇目中那些最典型、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进行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一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二战”(《赤壁之战》《崤之战》)、“三论”(《六国论》《过秦论》《师说》)。

试题详情

    ◆2002年上海高考题第27题(原文见附录)

作者这样描写(苏辙兄弟贬官以后,世人和巢谷对他们的态度不同)的意图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全文的理解,贬官之后,世人态度表现了世态炎凉,而巢谷却是古道热肠。答案:讽刺世态炎凉,褒扬巢谷古道热肠(意思对即可)

◆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题第22题(原文见附录)

根据文意,写出作者的艺术创作主张。(用文中句子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作者的艺术主张,即作者的观点。结合原文容易找到答案。答案: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第21题(原文见附录)

文中主人公龙仲房后来说:“得之矣。”他得到的是__。作者在文中要说明的道理是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和作者的观点,“得之矣”的感叹,是指画梅的方法技巧。说明的道理则是深入生活很重要。答案:画梅的方法技巧。 要创作出有价值的艺术品必须观察生活,以生活为原型。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