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4719  304727  304733  304737  304743  304745  304749  304755  304757  304763  304769  304773  304775  304779  304785  304787  304793  304797  304799  304803  304805  304809  304811  304813  304814  304815  304817  304818  304819  304821  304823  304827  304829  304833  304835  304839  304845  304847  304853  304857  304859  304863  304869  304875  304877  304883  304887  304889  304895  304899  304905  304913  447090 

2、建功报国类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④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

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试题详情

1、忧国伤时类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

②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试题详情

用典是古诗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典故的运用,使古诗言简意丰;也给我们鉴赏带来困难。如果遇到“典故”这个拦路虎而不知所措的话,就必然影响到鉴赏的效果。张伟明先生在《2003年高考语文命题展望》中特别指出:“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这标明试题所选诗歌中的用典应该不会超出教材的范畴。因此,我们应当把教材中出现的有关文学典故加以积累。例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让我们想到廉颇的遭遇,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便可体会其中包含的深沉的感慨。再如“冯唐”的典故,在课文《难老泉》中出现过,如果积累下来,便不难理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用意所在了。

试题详情

只有把诗人及其作品放到广阔的时代背景上,特别是放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上,才有可能看到其诗歌艺术的奥秘。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既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诗人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的时代风貌。掌握了时代风貌,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也就把握住了。因此,学会知人论世,在某种意义上,就有点“终南捷径”的味道了。

就个人风格而言,例如,李白的诗中往往流露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诗风多以浪漫飘逸为特色;而杜甫的诗中处处体现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心志,风格多沉郁顿挫;陶渊明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风格多恬淡自适,而苏轼开创豪放词派,风格多豪放达观。

就时代风貌而言,例如,三国战乱频繁,才促成了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唐朝是封建社会最繁荣最富强的时期,也是诗歌繁荣的黄金时代,所以才有李白诗的豪迈气概等。

为了有助于鉴赏,考生应充分掌握各个时代、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和重要作家的风格。例如,唐代诗人中,孟浩然语淡味重、恬静浑健;王维恬淡含蓄、气韵生动(“诗中有画”);王昌龄雄健浑厚且情思婉约;高适、岑参雄浑奇拔;韦应物清新典雅;韩愈气势磅礴、奇特新颖;李贺忧郁激愤;元稹艳丽浅近;白居易平白清新,雅俗共赏;刘禹锡清峻明朗;李商隐清丽俊逸;杜牧含蓄绰约。而词人中,李煜颓靡伤感、细腻感人;欧阳修清丽明媚、语近情深;范仲淹苍凉悲壮;晏殊明朗疏淡;苏轼雄健豪放;柳永缠绵悱恻;秦观情真意切;李清照婉约凄切;杨万里新鲜活泼;辛弃疾气势雄壮;姜夔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以上概括,也许未必确当,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

当然某一作家有某种风格,并不意味着他的所有作品都具有这种格调。例如,苏轼这位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其悲戚哀婉感人至深,应不在李清照《声声慢》之下。反过来,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所展现出来的雄奇豪放,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试题详情

◆2002年北京高考卷第11题(原文见附录)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公害怕走漏消息得罪近邻楚国,故不用语言而用唾之方向为五员指路,五员心领神会。

   B.作者赞赏江上丈人为他人做事而不求名利、不求回报的态度。

C.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着想,而江上丈人的智慧却在于懂得追求高尚的道德。

   D.文章最后一段,用儿子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用鄙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粗”。

[解析]本题的B项和D项都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D项中“用儿子和贤人的例子”表述不当。答案:D

◆2002年北京高考卷第16题(原文见附录)

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解析]此题看起来是考查艺术性,因为“更胜一筹”往往引起我们艺术方面的联想,但实际上王诗的高明之处正在诗人的思想境界,他能在艺术描写的同时,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答案: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雀楼上所望见的壮丽景象,而且包含着“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加高远。

◆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卷第22题(原文见附录)

下列诗句中,与本文所说明的艺术创作规律最为贴近的一项是:

A.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

B.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C.意匠如神变化出,笔端有力任纵横。

D.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解析]此题看起来也是考查艺术创作规律的,但题干中有“本文所说明的”这一限制语,可以看成就是概括和评价作者的艺术观点,首先就是要理解本文作者的艺术主张,然后对照选项,逐一筛选。答案:A

 从近年高考内容来看,古代诗歌鉴赏在试卷中占的分值越来越高,全国卷2000年以前主要是放在选择性考题中,基本上只占一题,题干大都为:“对下列诗句解说(或者分析、赏析)错误的一项是”2001年全国卷开始增加到两题,即第一大题的第8、9两题,且第9题题干改变,列出了几首同样是写送别的唐诗,让考生选出与韦应物的诗写法相同的一首。2001年的上海卷不仅考题数量增加,试题内容与形式也有了质的突破,要求考生简析辛弃疾的《摸鱼儿》主题为什么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还要说出为什么“闲愁最苦”。2002年的上海春季卷,考岳飞的《小重山》,占了4题,其中三题为主观题,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命题人张伟明先生曾在《2003年高考语文命题展望》一文中明确指出,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变动的主要特点是:“继续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从而加大对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诗歌鉴赏题就从2002年开始采用主观题的方式。纵观这几年高考试卷中古代诗歌鉴赏的命题发展方向,我们便对2004年高考这一内容的考查有了更清醒的理解和认识。从题型设计的合理性来看,主观题思维空间较大,可以充分体现考生多方面的能力,便于学生张扬思维个性,展示语言表达能力等,符合以学生为主体发展的教育规律。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察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它更接近真正的文学鉴赏。而真正的文学鉴赏,对鉴赏者素质的要求是很高的。考生的鉴赏知识、生活阅历、审美情趣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试题详情

10、鉴赏下面古诗,试分析评价本诗的思想内容及作者如何来表现自己的这种思想。

咏 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西陆:指秋天。南冠:指囚徒。玄鬓:指蝉。

[解析]这首诗的一、二两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自己身陷囹圄的内心凄恻的感情。五、六两句,纯用比喻,表现了自己政治上不得意,言论上受压制。七、八两句,表明自己品性高洁,被诬陷入狱,但无人来替自己雪冤,这也是对贪赃的辩白。

[答案]这是一首借物抒情诗,诗人借对蝉的吟咏,抒发了自己虽有高洁的品性,但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的思想感情。诗中作者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