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诗歌风格与体裁的研判是比较简单,并容易作答的。只要掌握了有关诗歌常识就能够作出正确的回答。要指导学生认真复习第五册诗歌单元的知识短文“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和第六册诗歌单元的知识短文“古代诗歌的艺术欣赏”。
(二)对诗歌形象的把握,尽可能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写作的背景、诗歌的文本内容及试题提供的相关信息材料。看诗歌是写自然界的景还是抒人文化的情;看是借助自然景象并赋予其人格化的形象,还是直接出现抒情主人公的身影;看诗歌是表“小我”志趣,还是发“大我”情怀。
(一)诗歌的语言是高度浓缩化的语言,对诗歌词语的理解,相当于文言文的翻译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文言文的翻译。特别注意的是,对多音多义词的翻译疏通一定要在吃透整个诗境的前提下完成,切不可望文生义。对一些词的附加语义(感情色彩、语境语意)要结合诗境考虑。对诗歌句子的理解更要从全诗入手,看是写景还是抒情,是实写还是虚写,是涵咏深刻哲理性强,还是直白通俗形象性强,进而对之作出正确的解释。
针对2002年开始的高考诗歌鉴赏题形式变化,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难度也相应提高这一新情况,我们答题的对策也应相应作出变化。考虑到诗歌鉴赏的特殊性,考虑到考纲的具体要求,由学生回答部分大概可由以下几个部分(考试时会从中择取几点)来组成:
一是对诗歌中词语的理解、对诗句内涵的挖掘。二是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特别是对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鉴赏。三是对诗歌风格的判断,对诗歌体裁样式的识别。四是对诗歌艺术技巧的研判。五是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从上面的五点入手,简略叙述一下答题的注意点:
5、长亭送别类。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生活杂感类。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③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3、思乡怀人类
①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③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④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