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4782  304790  304796  304800  304806  304808  304812  304818  304820  304826  304832  304836  304838  304842  304848  304850  304856  304860  304862  304866  304868  304872  304874  304876  304877  304878  304880  304881  304882  304884  304886  304890  304892  304896  304898  304902  304908  304910  304916  304920  304922  304926  304932  304938  304940  304946  304950  304952  304958  304962  304968  304976  447090 

9.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主要是指  ① “开眼看世界”  ②洋务运动   ③维新变法   ④辛亥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 ③④

解析:确定“同治、光绪年间”的年份,即可作出正确判断。正确答案为C。

试题详情

8.一位英国人说,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句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矛盾       B.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的矛盾

  C.中英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矛盾       D.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

解析:读材料,可知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存在着市场竞争,殖民资本千方百计想压制民族资本的发展,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正确答案为D。

试题详情

7.学者指出“许多新资料仅能补充现有的历史研究,但偶尔会有大批资料出现,足以让我们对某一时期有新的认识。”以下哪些新数据最可能让我们对某个时期的历史有“新的认识”?

A.河南出土的青铜器,足以改变我们对战国后期历史的认识

B.湖南湖北近年来出土的大量简牍,足以改变我们对秦汉时期楚文化的认识

C.美国最近解密并公布的档案,足以改变我们对越战的看法

D.蒋介石日记的公布,足以改变我们对“抗战史”的看法

解析:战国后期已有较多的文字史料,“越战”“抗战”史料也已相当丰富,A B C项不足以改变我们对这些历史的认识,正确答案为B。

试题详情

6.据报道,上海发现在一张可能是元朝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真人画像。某同学想考证画像的真伪,从下列四个方面来看,最关键的应该是

A.确认画像的创作时间       B.测量画像的尺寸大小   

  C.确定画像人物的年龄       D.观察画像色彩的浓淡

解析:考证画像的真伪,确认作者的创作时间至关重要。正确答案为A。

试题详情

5.右图是唐朝至清朝科举考试中“状元”人数(不完全统计)在各省(今天的行政区划)分布情况。这一资料不能说明

A.文化重心不断南移

B.经济重心南移是文化重心南移的根本原因

C.北方经济文化走向没落

D.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文化教育发展

解析:读材料可看出在唐宋时“状元”人数最多的省份是河南河北山东,明清时“状元”人数最多的省份则是江浙了,说明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但不能据此说明北方经济文化走向没落。正确答案为C。

试题详情

4.北宋苏询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这种经营方式是

A.井田制经营    B.庄园式经营    C.自耕农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解析:读材料,可以看到,在这种经营方式下,农民耕种“富民”即地主的土地,收货物地主和农民各得一半。由此我们得知这种耕作方式是租佃式经营。正确答案为D。

试题详情

3.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下诏“使黔首自实田”,强调“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鼓励“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这些法令 

A.刺激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B.奠定了秦朝统一的法律基础

C.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     D.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

解析:诏令内容包含确立封建土地制度、鼓励发展农业、手工业等方面,故主要作用是C项。正确答案为C。

试题详情

2.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A.对犯罪的惩处力度          B.法律规定的立足点 

 C.立法的完整全面性          D.打击犯罪的效果

解析:罗马法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目的是避免出现冤案、错案,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它体现罗马法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理精神。中国秦朝的法律没有这种法理精神,故两者最大差别在于立法的出发点、立足点不同。正确答案为B。

试题详情

1.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历史的变化,其实质是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生产关系的变革

解析:从土地不得买卖到土地可以买卖实质是土地制度的变化,土地制度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所以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正确答案为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