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除哪项外,其余都是正确的
A.A组、B组和C组所运用的育种方法分别是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
B.A组和B组都利用杂交的方法,目的是一致的
C.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可以直接用于生产
D.C组r射线要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答案 C
3.(2009·江西六校联考)人体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噬菌体 D.质粒DNA
解析 噬菌体和质粒都没有细胞结构,显然不合题意。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不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也不能作为受体细胞。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以满足要求。
答案 B
2.下列各种育种措施中,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A.高秆抗锈病小麦和矮秆易染锈病小麦杂交获矮秆抗锈病优良品种
B.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西瓜获得无子西瓜
C.用X射线、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高产青霉株
D.用离体花药培育小麦植株
解析 人工诱变育种能产生新基因,选C。
答案 C
1.一旦禽流感病毒与人类病毒重组,从理论上讲,就有可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该疾病。届时,这种病毒就会成为人类病毒。这里所说的重组与下列哪项本质相同
A.基因工程 B.太空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解析 不同类型的病毒重组实质是病毒间的基因转移和拼接,与基因工程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基因重组,只是基因工程是人为操作的,病毒之间的基因重组是自发的。
答案 A
5.5、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端与质量为3kg的物块B相连接。另一个质量为1kg的物块A 放在B上。先向下压A,然后释放,A、B共同向上运动一段路程后将分离。分离后A又上升了0.2m到达最高点,此时B的速度方向向下,且弹簧恰好为原长。则从A、B分离到A上升到最高点过程中,弹簧弹力对B做功的大小及弹簧回到原长时B的速度大小。(取g=10m/s2)
A.12J,2m/s B.0,2m/s
C.0,0 D.4J,2m/s
5、如图所示,A、B两木块叠放在竖直轻弹簧上,已知木块A、B质量分别为0.42kg和0.40kg,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若在木块A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A由静止开始以0.5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g=10m/s2)。求:
(1)使木块A竖直做匀加速度运动的过程中,力F的最大值;
(2)若木块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直到A、B分离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了0.248J,求这一过程中F对木块做的功。
[解析]此题难点在于能否确定两物体分离临界点。
当F=0(即不加竖直向上F力)时,设木块A、B叠放在弹簧上处于平衡时弹簧原压缩量为x,有
kx=(mA+mB)g ①
即
对于木块A施加力F,A、B受力如图所示。
对木块A有
F+N–mAg= mAa, ②
对于木块B有
kx′–N–mBg= mBa。 ③
可知,当N≠0时,A、B加速度相同,由②式知欲使木块A匀加速度运动,随N减小F增大。当N=0时,F取得了最大值Fm,
即:Fm=mA(g+a)=4.41N。
又当N=0时,A、B开开始分离,由③式知,弹簧压缩量kx′=mB(a+g),
则: ④
木块A、B的共同速度 ⑤
由题知:此过程弹性势能减少了Ep=0.248J。
设F力所做的功为WF,对这一过程应用功能原理,得:
⑥
联立①④⑤⑥式,得WF=9.64×10–2J。
4.4、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放有A、B两个物体,A、B间用一根轻质硬杆C 相连,已知物体A的质量是m1=5kg,B的质量是m2=3kg。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是μ1=0.2,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2=0.5。现在A上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使它们以v=10m/s的速度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g取10m/s2,求:
(1)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大小及轻杆C上的弹力大小;
(2)若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则A、B在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是多大?
(1)25N,15N (2)16m
题型五:弹簧变化过程中运动分析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注意: 弹簧的弹力是一种由形变决定大小和方向的力,注意弹力的大小与方向时刻要与当时的形变相对应。一般应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手,先确定弹簧原长位置、现长位置及临界位置,找出形变量x与物体空间位置变的几何关系,分析形变所对应的弹力大小、方向,弹性势能也是与原长位置对应的形变量相关。从此来分析计算物体运动状态的可能变化。
通过弹簧相联系的物体,有运动过程中经常涉及临界极值问题:如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弹簧形变量达到最大;使物体恰好离开地面;相互接触的物体恰好脱离等。此类问题的解题关键是利用好临界条件,得到解题有用的物理量和结论。
4、如图所示,一辆汽车A拉着装有集装箱的拖车B,以速度v1=30 m/s进入向下倾斜的直车道。车道每100 m下降2 m。为了使汽车速度在s=200 m的距离内减到v2=10 m/s,驾驶员必须刹车。假定刹车时地面的摩擦阻力是恒力,且该力的70%作用于拖车B,30%作用于汽车A。已知A的质量m1=2000 kg,B的质量m2=6000 kg。求汽车与拖车的连接处沿运动方向的相互作用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解析]
汽车沿倾斜车道作匀减速运动,有:
用F表示刹车时的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式中:
设刹车过程中地面作用于汽车的阻力为f,依题意得:
用fN表示拖车作用汽车的力,对汽车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fN = 880N
3.3、放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到方向不变水平推力F的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
A.m=0.5kg,μ=0.4
B.m=1.5kg,μ=
C.m=0.5kg,μ=0.2
D.m=1kg,μ=0.2
题型四:连接体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注意:若连接体内(即系统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时,应先把连接体当成一个整体(即看成一个质点),分析其受到的外力及运动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若连接体内各物体间有相互作用的内力,则把物体隔离,对某个物体单独进行受力分析(注意标明加速度的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对该物体列式求解。
3、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与小环速度v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环的质量m;
(2)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a。
[解析]
(1)前2s: ①
由v-t图象可知
2s以后: ②
由①②得:
(2)由②式,所以a=30°。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