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定某国在一年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5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20%,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 元的购买力。该国这一年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0.25 投资增加
B.1.25 物价上涨
C.0.25 投资减少
D.1.25 物价下跌
[解析]选D。假定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次数都没有变化时,市场上需要的货币量是1,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次数都是1。当商品价格总额增长50%,变成了1×(1+50%)=1.5,货币流通次数增加20%,变成了1×(1+20%)=1.2,市场上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所以现在需要的货币量是1.5/1.2=1.25,也就是变化后市场上需要的货币量比原来多了。在本题中,该国并没有多发行货币,所以1元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1.25元的购买力,即货币升值。此时说明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社会将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物价持续下跌,所以选D项。
29.(12分)(1)向斜 水 山岭 向斜底部不易受侵蚀(4分)
(2)海陆间水循环 沉积岩(2分)
(3)断层 地震 滑坡 泥石流(4分)
(4)石油、天然气(煤、磷 ) 海洋生物(2分)
2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去掉图中的专属经济区)(12分)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A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它是良好的储_______构造。从地形上看,A处为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 ,在其参与下,①处的岩浆岩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岩。
(3)从图中看,B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此处容易形成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这种地质灾害又有可能促使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4)②处地层中常含有丰富的_______等矿产资源,其上水域往往是_______资源集中分布区。
28.(14分)
(1)冬季 0℃等温线向南弯曲(或经过秦岭、淮河,或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3分)
(2)A处受暖流及西风影响,B处受冬季风影响大(2分)
(3)矿产、森林资源丰富 气候寒冷;冻土广布(3分)
(4)连云港和鹿特丹(2分) 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水分(4分)
(5)茶叶 黄麻 旱涝灾害(3分)
28.下图中两条线分别为0°等温线和铁路线,读图回答。(14分)
(1)图示季节为__________(1分),请说明判断理由。(2分)
(2)图中A地纬度与B地相差约30度,但气温却相同,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2分)
(3)分析图中阴影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不利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图中铁路线E起点和终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沿线自西向东经过的自然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4分)
(5)C国著名的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该国农业发展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7.(7分)(1)由东向西逐渐增厚(1分) (2)38<N<40 A(3分)
(3)流水侵蚀、搬运、沉积(每空1分,共3分)
27.读“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图”,回答下列各题:(7分)
(1)图中所示地区地壳厚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地的地壳厚度约为__________千米,该地的地形可能是__________ (填字母)
A.山地 B.盆地 C.高原 D.湖泊
(3)影响图中河流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7分)(1)B地降水量多于A地 (1分),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时间短)冬季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气流的影响;沿岸寒流经过。(3分)B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西部为高大山地,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沿岸有暖流经过。(3分)
(2)C地受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降水较少;D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高温少雨。(6分)
(3)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基本沿通过地球球心的大圆的劣弧,航程较短。(2分)
(4)①地为寒、暖流交汇区,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②地为上升流海区,海水上泛,饵料比较丰富。(2分)
26.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17分)
(1)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比较图中C、D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
(3)从C到D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简述其理由。
(4)简要说明①、②两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5)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比较图示海域东西两侧地质活动和地形特征的异同点。
读下图,回答23-25题:
23.若图是以赤道某点为中心的侧视图,A、B是赤道与圆的两个交点,其直线距离为R(R为地球半径)。图中各点的经线恰好为12月12目的范围,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12日8:00 B.12日16:00 C.11日0:00 D.13日16:00
答案:D ,根据题意画出下图,可以看出,12月12日范围跨60个经度。
假如A所在经线为0点,则B所在经线必然为180°经线,得出A点经线为东经120°,时间为12月12日0点,答案没有该选项。另外一种情况是A所在经线为180°经线,B所在经线为0点所在经线,经度为120°W,12月12日为旧的一天,北京时间在12月13日,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北京时间为13日16:00。
24.若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我国大陆最东端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A.7:00 B.8:00 C.9:00 D.10:00
答案:C ,若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新旧日期个占一半,此时0°经线为0点,180°经线为12点,我国大陆最东端(135°E)所在时区为东9区,此时为9点。
25.若图为地球侧视图,AB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昼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
答案:C ,此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直射点位于赤道并正向南移动,时间为9月23日,即此时地球新一天为9月23日。题中条件见下图所示
9月23日范围从70°E(0点所在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到180°经线,北京时间为为120°E经线地方时,为9月23日3:20。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