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4973  304981  304987  304991  304997  304999  305003  305009  305011  305017  305023  305027  305029  305033  305039  305041  305047  305051  305053  305057  305059  305063  305065  305067  305068  305069  305071  305072  305073  305075  305077  305081  305083  305087  305089  305093  305099  305101  305107  305111  305113  305117  305123  305129  305131  305137  305141  305143  305149  305153  305159  305167  447090 

(三)重点难点探究

1.孟子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王道”主张的一个方面,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孟子的主张有什么区别?

第一个问题。“王道”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是:顺应农时,使民生有保障,并进而对他们实行伦理道德教育。也可用文中的话回答。

第二个问题。孟子认为梁惠王没有解决人民生老病死的基本生活条件,不能使百姓“养生丧死无憾”,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实质上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没有区别,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这与孟子施仁政、行王道有本质的区别,相差甚远。

2.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孟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批评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对比,是多大的反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又是多么的残忍!多么的不仁!而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归罪于天灾,就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残害人民的不是荒年而是虐政!

3、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3)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试题详情

(二)课文整体感知

1.解说文题

《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2.明了背景

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3.梳理结构

   梁惠王问询:“寡人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答疑:1、“民不加多”的原因(比喻说理)

        2、进一步阐释:使“民加多”的措施;

        3、结论:保民而王。

4.感悟主旨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时,提倡实行王道。王道的核心是仁义,以仁义为政就是仁政。孟子所说的仁政,是要用仁义之心来爱民。在本文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不违农时,使民生有保障,施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义。

试题详情

(一)复习目标

1、掌握本文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3、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试题详情

本单元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

选文有先秦散文两篇,其中孟子一篇(《寡人之于国也》),荀子一篇(《劝学》);汉代贾谊一篇(《过秦论》);唐代韩愈一篇(《师说》)。孟子散文是对话体论辩文,文章说理形象、论辩有力;荀子散文体制宏大,逻辑性强;贾谊散文继承了先秦诸子的优良传统,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勇于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主张,写得深切著明,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有自成体系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取精用宏,浑浩流转,风格多样。

文言文的学习,重点应放在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上,放在熟读背诵课文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语感。本单元学习还要注意培养质疑解难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把疑难提出来,然后解决疑难,从疑到不疑,这样才有长进。

试题详情

(五)基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 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 ,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 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 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 解。有《李义山诗集》。

2、字音字形

锦瑟sè   惘然wǎng   无端duān   马嵬wéi    宵柝tuò  沧海cāng

晓筹chóu  蘧蘧然qú   徒闻tú    更九州gèng  四纪jì   虎旅lǚ

3、重点词语

徒闻: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晓筹:筹,更筹,敲击报时的竹签,这里指时间

惘然:迷惘,茫然              未卜:卜,预料

驻马: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        无端:没有由来地,无缘无故地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可待:可,难道,哪能

教学后记
 

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案

必修三第三单元

教学班级
213班   217班
执行时间
2009年  月  日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试题详情

(三)重点难点探究

1.如何理解《锦瑟》的意境。

[明确]第一联,毫无疑问是起兴之笔。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第二、三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但诗人究竟在苦恋什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他曾留恋的梦境。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那是当局自迷,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望帝春心托杜鹃”,更转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哀啊,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接着,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这里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是指诗人才命相妨?(李商隐在《有感》一诗中说:“古来才命两相妨”,意为才气与命运不能两全)我们无从知晓。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是很珍重这份“感情”的,无需“追忆”,分明已然在追忆。“此情”为单称表述,则大体可以推定前面所指为一件事。“只是当时已惘然”反迭前句,言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2、究竟《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是什么?

李商隐在月夜弹响了他的《锦瑟》。一曲凄婉的千古绝唱倾倒了后世无数的聆听者,历来也曾经引起过很多不同的解说和猜测,金人元好问在其《论诗绝句三十首》中便曾说过这首诗是“一篇锦瑟解人难”。

《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对于《锦瑟》一诗的主旨,历来歧见纷纭,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

①.咏瑟诗。有人以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咏“瑟”这种乐器的,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句是分别写了瑟的适、怨、清、和四种乐调。

②.悼亡诗。认为诗人是在孤独凄凉中思念亡妻,躬自哀悼。

③.政冶诗。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

④.爱情诗。认为《锦瑟》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

⑤.伤世诗。认为此诗的主旨是“怅触人生,情怀历乱”。它向读者传达的是一种人生的感受、感悟和迷惘之情。诗歌约作于作者晚年,当是他回忆往事,对一生坎坷而发的感慨,尽管描写委婉,旨意朦胧,但显然有其寄托。李商隐在诗中隐去了平生所历具体之事,以缘情造物的写法,含蓄委婉地从多个不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

⑥.理想诗。认为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思念和追求。

   等等,不一而足。

3.如何理解《马嵬(其二)》的意境和情感。

[明确]《马嵬(其一)》是一首绝句:“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叙马嵬之变,兼寓讽意。本课所选的第二首继承了前一首的基调,却更胜一筹,写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意味深长。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第二、三两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马嵬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诗的最后一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试题详情

(二)课文整体感知

1.解说文题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2.梳理结构

锦瑟                 马嵬(其二)

主题:借锦瑟起兴,写华年之思。    玄宗之悲(荒诞)

首联:佳人锦瑟,陷入莫名沉思;    马嵬之变(对比)

颔联:繁弦一曲,惊醒诗人梦境;    义山之叹(对比、反问)

颈联:巧借典故,生发绮丽联想;    艺术特色:讽意极深,用笔至细

尾联:直抒胸臆,徒留无限惆怅。   

试题详情

(一)复习目标

1.品味诗歌意境,领会诗歌美质。

2.学习艺术表现手法,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3.通过涵咏诗文,加深对李商隐诗歌特点的理解。

试题详情

(五)基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在今陕西渭南境内)人。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生于河南新郑。少年时期,避乱江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元和十年李师道、王承宗遣人刺杀宰相武元衡,居易上书请急捕贼,以雪国耻,为当政者所恶,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出任杭州、苏州刺史,又内召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少傅等职,以刑部尚书致仕。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他的讽谕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

二是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

2、字音字形

铮铮(zhēng)悯然(mǐn) 转徙(xǐ)    浔阳(xún)  枫叶(fēng) 荻(dí)花瑟(sè)

声声思(sì) 捻(niǎn)  霓裳(ní cháng) 秋月白(bó) 衣裳(cháng)  红绡(xiāo)  

钿头银蓖(diàn bì)    谪居(zhé)    湓(pén)浦口  恬然(tián)   虾蟆(há ma)

间关(jiān)  商贾(gǔ)   幽咽(yè)      春江花朝(zhāo)    呕哑嘲哳(ōu yā zhāo zhā)

文言知识

1、互文 :主人下马客在船:

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主人下马”和“客在船”在文义上互文见义,相互应和、补充。并非只有主人下马,也不是只有客人在船上,而是主人和客人都下马到了船上。惟其如此,下句“举酒欲饮”才顺理成章。

2、一词多义

a、:感斯人。(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b、:遂酒。(叫,吩咐,命令,动词。)   曰《琵琶行》。(取名,动词。)

c、:使快弹曲。(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量,名词。)

d、夕始觉有迁谪意。(这,此,指示代词。)    自言本京城女。(是,动词。)

e、:因长句。(写,做,动词。)      初《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

    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

f、:琵琶声停欲迟。(说话,回答,动词。)   今夜闻君琵琶。(曲,名词。)

g、拢曼捻抹复挑。(轻轻,形容词。)    商人重利离别。(轻视,动词。)

h、:凝绝不通歌歇。(短暂,副词。)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明。(顿时,忽然,副词)

i、:满座重闻皆掩。(哭泣,动词。)   座中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3、词类活用   

a、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时间名词做状语:在夜里)

b、 遂命酒。(名词"酒"受助动词"命"修饰,作动词:摆酒席。)            

c、 商人重利轻离别。(形容词"重""轻"均带宾语,作动词:看重,轻视。)

4、文言句式

a、送客湓浦口。("客"后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到"。)

b、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于穆、曹二善才"放在动词"学后"作补语。"于"相当于"向"。)

c、转徙于江湖间。(介词结构后置。"于江湖间"作动词"转徙"的补语。"于"相当于"在"。)

d、问其人,本长安倡女。("本"后省略动词谓语"是"。)

e、使快弹数曲。("使"后省略宾语"之",指"琵琶女"。)

f、感斯人言。("感"后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5、古今异义

a、因为长句  古义:因,因此;为,作;今义:表原因连词。

b、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刚才;今义: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c、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年龄大;今义:兄弟排序第一。

d、暮来朝去颜色故  古义:指面貌、容貌;今义:色彩。

e、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第二年

f、梦啼妆泪红阑干   古义:纵横散乱、参差错杂  今义:用竹、石、金属专制成的拦挡物

g、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突然出现 今义:超出一般,冲出

h、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整理,理一理 今义: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课文名句

1、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2、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4、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5、 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6、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洲斯马青衫湿。

7、 诗中描写月色的三句诗:

①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②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③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试题详情

(四)重点难点探究

1、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把握本诗的叙事脉络?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人物感情丰富、性格鲜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本诗的叙事脉络:

(1)故事情节。这是叙事的主干,也是人物活动的依托。这首诗的情节不算复杂:首先是送客,其次是听乐,然后是琵琶女的自述,最后是诗人的独白。需要注意的是,这首诗叙事详略处理非常恰当。略写送客,详写听乐;略写诗人自己,详写琵琶女。这样就突出了重点,深化了主题。仔细吟味,写琵琶女的自述,也是从诗人转述的角度道来,却无一不是她的心绪神情;写自己的贬谪之苦,虽然是直抒胸臆的独白,但又时时隐现出同病相怜的意味。写琵琶女,详昔而略今;写诗人自己,则略昔而详今。两相映衬,更见互补之妙。

(2)音乐描写。这首诗的音乐描写是贯穿全诗的,从开头的“无管弦”,到后来的“转轴拨弦”,到“四弦一声”,到“却坐促弦”,诗情随着乐律而变。琵琶女的演奏,可分前后两段,先是“自选曲目”《霓裳》《六幺》,后是“规定曲目”,即专门应诗人之请弹奏的乐曲。可以说音乐是双方交流的“第一语言”,假如没有这一媒介,也就不会有这一沦落天涯叹知音的故事了,更不会有“江州司马青衫湿”了。

(3)景物描写。全诗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创造出一种苍凉凄清的气氛。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论这首诗是“以江月为文澜”,确实很有见地。如“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明月江水寒”都是以静衬动:前者接住水面上飘忽而来的琵琶声,次者凝固了琵琶曲的强大感染力,后者映射出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无限感慨。

(4)情感描写。全诗以送客的离别之情为序曲,重点写了琵琶女和诗人相遇相知之情。如“未成曲调先有情”,写出了琵琶女初试才艺表现出的一段天然风韵;“梦啼妆泪红阑干”,写出了琵琶女感伤身世的悲苦之情;诗人的“叹息”和“唧唧”,写出了听乐的心领神会和听言的深深感慨;“江州司马青衫湿”,则是诗人情感的总爆发,如开闸之河水,一时俱出。

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诗的情和景是相衬相生、互相作用的,可以说是景为情染,景因情而更美好;情借景重,情因景而更深厚。

2.如何欣赏这首诗的音乐描写?

诗与乐自古就有不解之缘,《诗经》《楚辞》汉乐府都是合乐的。诗歌中描写音乐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唐诗中以描写音乐著名的诗篇,有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等。但无论是体制规模,还是细微程度,都比不上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欣赏《琵琶行》的音乐描写:首先是精彩的描摹,用一连串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刻画不同的乐调,恰当地使用拟声词来加强模仿效果,成功地将音乐语言转换成诗的语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是情感的传输,通过写听乐人的情绪反应传达出音乐本身的魅力,从而强化了表达效果;再次是气氛的渲染,如“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写乐曲休止时的效果,写邻船听乐的寂静,反衬出乐曲的强大感染力。

3.关于诗中的人物形象

诗歌虽然不像小说那样以刻画人物形象见长,但在叙事诗中,人物形象还是很鲜明的。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作者对人物往往作了“典型化”处理。而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以写实为基础的,更多地表现为生活的真实,所以读起来更具真切感。在这首诗中,生动地刻画了两个“天涯沦落人”的形象,一个是历尽繁华、美人迟暮的琵琶女,一个是被贬江城、孤独苦闷的闲职司马。琵琶女矜节自持,羞涩腼腆,多愁善感,才艺惊人;“江州司马”感情丰富,体察入微,善解人意,文采飞扬。两个人同是从长安沦落天涯,一曲一词,合演了一曲千古绝唱。诗人的诗篇流传不衰,可惜琵琶女的演奏随风飘散,我们只能在这首诗中拟想仿佛其一二了。南宋的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认为本诗的人物和故事全都是虚构的,白居易不过是借此来抒发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罢了,真是把这首诗当小说来读了,未免过于极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