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5053  305061  305067  305071  305077  305079  305083  305089  305091  305097  305103  305107  305109  305113  305119  305121  305127  305131  305133  305137  305139  305143  305145  305147  305148  305149  305151  305152  305153  305155  305157  305161  305163  305167  305169  305173  305179  305181  305187  305191  305193  305197  305203  305209  305211  305217  305221  305223  305229  305233  305239  305247  447090 

2、知识网络

试题详情

1、高考解读

真题品析

知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1.(09年山东卷)23.(12分)(1)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胞挂一重物。

①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a.   测量细绳的长度

b.   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   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   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实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     

解析:①bc:测量长度可以利用比例关系得出的二个分力、一个合力

d确定画图时标准点      

②不同的小重物可以产生不同效果所以要更换重物

答案:①bcd       ②更换不同的小重物

点评:只要知道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就可以掌握好任意形式的变题。

热点关注

知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2.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 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 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 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 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 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 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  看它们是否相同,   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解析: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C       E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C中未记下两条绳子的方向 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位置O  

点评:对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要熟练分析。

试题详情

3、复习方案

基础过关:

重难点: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方法

例3. 用金属制成的线材(如钢丝、钢筋)受到拉力会伸长。十七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它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这一发现为后人对材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现在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4m,横截面积为,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原长的1/1000,问最大拉力多大?由于这一拉力很大,杆又较长,直接测试有困难,选用同种材料制成样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下:

(1)测试结果表明线材受拉力作用后其伸长与材料的长度成______________ 比,与材料的截面积成___________ 比。

(2)上述金属细杆承受的最大拉力为_________________ N。

解析:⑴从数据中找拉力相同的数据比较伸长与材料的长度的关系。从数据中找拉力相同的数据比较伸长与截面积的关系。

答案:(1)正,反  (2)

典型例题

例4:几个同学合作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弹簧的上端与标尺的零刻度对齐,他先读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依次读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g=9.8m/s2)

钩码质量m/g
0
30
60
90
120
150
标尺刻度
x/10-2m
6.00
7.15
8.34
9.48
10.64
11.79

⑴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钩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

⑵作出的图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值的物理意义是       ;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作图时注意坐标轴的物理量、单位、单位标度等。

答案:⑴

⑵弹簧的自然长度(原长)为6cm   26.0

第4课时    实验(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

试题详情

4.使用数据时应采用(LX-L0)即弹簧长度变化量.

试题详情

3. 为了减小误差,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试题详情

2.测量弹簧长度时,不要用手拉弹簧,在弹簧自然竖直状态去测量.

试题详情

1.给弹簧施加拉力不要太大,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试题详情

4.以弹簧的伸长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再考虑二次函数……

试题详情

3.按照在图中所绘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试题详情

2.根椐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最好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为横坐标。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