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5701  305709  305715  305719  305725  305727  305731  305737  305739  305745  305751  305755  305757  305761  305767  305769  305775  305779  305781  305785  305787  305791  305793  305795  305796  305797  305799  305800  305801  305803  305805  305809  305811  305815  305817  305821  305827  305829  305835  305839  305841  305845  305851  305857  305859  305865  305869  305871  305877  305881  305887  305895  447090 

(三)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案例探究

[案例1]下面是2000年高考(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一位考生作文的作文的故事梗概,分析一下,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自拟题《选妃》。主要情节:“我”(皇帝)高高坐在金銮殿上,众大臣献上许多花季美女,胖瘦高低不一,但个个花枝招展,楚楚动人。“我”眼花缭乱,不知哪个为美。于是各位大臣争相陈述自己所献女子的美所在,各有各的理,的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各个女子有各个女子的美。于是最终“我”把她们都收下了。

[评点与探究]此文的确符合题意,能够很好地表达“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立意,选材确实也“独具匠心”,故事也编得有板有眼,感情也许真的很“真挚”。但是这个故事不要说缺乏时代的气息,更缺乏现实生活的气息,最主要的是格调太俗气,太低下庸俗,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思想不够健康。作文应该有高的格调,反映积极向上的思想,反映时代的主旋律,像这样的作文是不会有多少分的。以往高考中不符合“思想健康”要求的作文当然得分不会高,按照考试中心一位负责同志的说法,今后不符合“思想健康”基本要求的作文应视为不合格的作文,这种作文给分极低甚至可一分不给。

   [案例2]看下面2001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它的成功之处在哪里?有什么启发和借鉴?

一路梨花  

    当岁月流转与时光轮回都无迹可寻时,你蓦然回首,会发现有一样东西藏在时光长剧的背后。这一折子的回目便是:诚信。

   这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一个除了两脚泥巴,除了做生意总亏本,除了训斥我的虚荣而只有一种品质的他。

   父亲这时候正在做什么呢?是在梨花树下闭目养神吗?梨树……

   家里庭院的梨树,高不过数尺,叶疏花迟,可这丝毫不影响父亲对它的喜爱。所以这梨树依然能顽强的(地)长着。前几年父亲承包了果园,春天那会儿,满山遍野的梨树、果树都开着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梨树最多,父亲整天泡在园子里费尽心思。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谁想到快到手的钱又叫财神给夺回去了:虫子在梨皮里直钻到梨核,整个梨表面讨人喜欢,可实际上……有人劝父亲,不是同那客户签了合同了吗?你用纸袋一包,然后……父亲的脸沉下去了。

那些日子家里正难捱:我在城里上学家里要花钱,哥的婚事也快要办了。这一切使父亲茫然不知所措。我看得见父亲额头上那牢刻着的惨淡,眉毛似乎塌了下来,压得眼窝都深陷进去。父亲没有抽烟喝酒的习惯,整日在台阶前坐着,望着满山的梨树发呆。母亲怕他钻不出牛角尖,背着父亲把梨转手了不少。可纸里怎包得住火。于是,有一天该发生的终于发生了。声音从断断续续到高高低低,继而咒骂,哭诉,沉默。没几天,父亲把一个人领进屋里,把几千块钱摊到桌子上说,兄弟,这钱你拿走,算是赔偿,卖不了的,我拉回来……

我的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在生意场上从来没有痛痛快快的(地)赚过大钱。他埋怨自己文化低;邻里说他讲信用讲得过了头。在农家的饭桌上,父亲与我面对时,我只有低头扒饭的份。他看不起我说话不算数诸如和人约好时间却总迟到等等。我不愿承认,但我在改。所以,我更喜欢观看他的背影,没有拘束且让人由无有想到无限去,把这诚信在无际的时间空间中舒展来回。

梨花谢了春红,太匆匆。都说落尽梨花春又了。可因了父亲的诚信我却说零落的梨花,飞珠碎玉,它盈盈而生着这个老农民品质的光泽即使零落成泥,哪怕碾作灰烬,它也香如故!

念情悠悠啊,我的一地梨花……

[评点与探究]这是一篇文采飞扬,饱含挚情的考场作文。作者从真挚的情感出发,抒真情,写实境,极力渲染父亲的优秀品格:诚与信。文章正是通过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叙述描写中流露出的对父亲的敬爱深情,打动了读者,使之产生了共鸣。笔端有情,方能文如泉涌。作者自己对于他所描写的人、物、情、景,有着浓厚真挚的情感。真情出自然,文贵情真。

这篇优秀作文有很多值得借鉴和肯定的地方,尤其是“感情真挚”这一点。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感情体现具体而不空泛。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倾注在具体叙述和描写的字里行间,父亲没有一句豪言壮语,可他的行动却对“诚信”做了最好的诠释,也给儿子上了最有意义的人生一课。2、感情表达真实而不虚假。选材真实,作者记写的是自己家里真实发生的事,父亲承包了果园,辛辛苦苦地劳作即将换来收获的喜悦,可“老天总是捉弄老实人”,可恶的“虫灾”使老实巴交的父亲以及艰难度日的全家人陷入了人生最严峻的考验。3、感情自然而不做作。自然而不做作,较多地体现在为人正直而又讲信用的父亲对我及家人的影响,作者并没有用空洞的议论来盛赞父亲,但在朴素的言语中,读者能品读出父亲对“我”的影响--“我不愿承认,但我在改。所以,我更喜欢观看他的背影,没有拘束且让人由无有想到无限去,把这诚信在无际的时间空间中舒展来回。”

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是200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在作文的“基础等级”中新增加的一条要求,这个要求的增加,既体现了原来的高考作文在这方面的缺憾,更说明了新的高考作文试题对考生的要求在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感情真挚--作文新的得分点,所谓“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可以说“感情真挚”是衡量考生作文的最基本的要求。

   “感情真挚”的具体要求是:第一,符合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求诚”二字。合乎实际,合乎事理,合乎自然。第二,感情充沛,格调不低沉。第三,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或直抒胸臆要与文章的主旨保持高度的一致,不是外加上去的,不是无限拔高的,也不是无病呻吟的。

   “思想健康”,并不是指要把作文的思想感情升华到很高的高度,也不应把它宽泛化或神圣化,好像一提思想上的要求,就必须把作品的主题步步深化,调子越拔越高,这实在是对“思想健康”要求的误解。“思想健康”要求考生作文应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坚决摒弃片面化、消极化、庸俗化的东西。健康思想感情就是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什么是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呢?就是“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它发自内心,不是矫揉造作;它符合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扬善惩恶,表达对社会和人民的良好愿望,对自己和别人起到一定的鼓舞作用;它使人的心灵受到美的陶冶,给人以美的感受。

   叶圣陶先生说,“训练思想与培养感情,从实际讲,这二者也是互相联涉,分割不开的”,“思想健康”和“感情真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文章的精神。在评阅考生作文思想感情是否健康的具体操作上,说的通俗一些,只要考生作文所表达的思想不是消极的、庸俗的、片面的,感情不是虚假的、苍白的、颓废的,就都应视为“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近年来发现考生编造情节的现象较普遍,一些考生为博同情得高分,不惜编造,如家里父母“离婚”、“死亡”之类的假情节,很明显看出是编的,一个阅卷组评阅的同一袋作文里,就发现有将近一半的考生写自己如何在父母双亡或自己伤残的境况下苦战奋斗,为了得高分而如此不择手段,令人惊讶。还有的考生动辄编造一些离奇荒诞的故事,如星球大战、未来世界等。这样的作文自然是不可能“感情真挚”的,只能是弄巧成拙,造成失分。

   有些考生恰恰忽视了思想素质这个重中之重的考查点,在主旨的确立、内容的取向和情调的定位上表现了不良的倾向。如1998年高考作文,有的把坚韧或脆弱写成是与生俱来的,不必“追求”或“战胜”:有的写成诉苦式,用大部分篇幅诉说自己如何脆弱,仅在结尾表示自己有战胜脆弱的愿望;有的写追求坚韧或战胜脆弱只是为了一时之需和一己私利。再如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的考生作起了白日梦,说记忆如果真的可以移植,我就不用学习了,可以如何如何享受等等。2000年高考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考生作文的主要意思是,过去人们认为袁世凯是个卖国贼,实际上袁世凯怎样怎样,下面就都是为袁世凯这个盖棺论定的卖国贼歌功颂德,这样的作文当然思想感情不健康。再有的考生为了论证“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而这样写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照我看,只要对自己有利就都有理。”这样的观点起码是庸俗的。

   从写作的角度分析,造成某些考生作文没能达到“感情真挚,思想健康”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注意观点或主旨的提炼和正确表达,造成主要观点错误;不注意从正确的角度认识事物,造成对事物的认识片面化;不注意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造成“跑调”。

   2.“以摆代论”。不少考生作文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以摆问题代替分析问题的现象。

如果摆问题不是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那就变成了发牢骚,最后导致整个作文的思想倾向偏斜。

   3.“再现式”反映生活。如果一味追求单纯客观地“再现生活”,会导致事与愿违,认识不到生活的本质甚至歪曲了生活的真相。例如最近不少学生盲目模仿别人,喜欢在作文里反映中学生谈恋爱的现象,甚至以自己为主人公写谈恋爱的感受,至于中学生应不应该谈恋爱则一笔不说,这就没能表达出在这个问题上的正确观点和态度,只能视为作者是抱着欣赏或赞同的态度的。

   4.文艺化倾向。最近中学生作文出现了一种文艺化倾向,动不动就写小说,而且这种小说的题材往往远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现了成人化倾向。我们并不反对高考作文以小说的面孔出现,但我们不赞成写那种脱离中学生视野、脱离中学生认知特点和生活积累的世俗小说。我们要牢记叶圣陶先生的话:“作文应该把经验范围以内的事物作为材料,不可把经验范围以外的事物勉强拉到笔底下来。”从写作的角度看,我们并不要求必须写真人真事,有时考题上也明确规定“可以编述故事”,但是,虚构的内容必须符合生活的实际,符合生活的逻辑。有的考生作文远离自己的生活实际,所以写起来缺乏真情实感,甚至内容荒诞离奇。也有的考生作文有很明显的生搬硬套痕迹,是事先背好一篇文章,不管什么题目都一抄完事,这是造成文题不合的重要原因。

   老舍先生说:“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与感情,不来自字典辞源找来的字汇词汇。我们的思想好,感情厚,我们就一定能教普通的话变成很有力量的话。”老舍先生的这些话就很好地阐明了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对写好作文的重要作用。“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感情等等问题。”(叶圣陶)

如何使文章“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奏出时代的最强音呢?就需要一方面培养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情感,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一方面留心时事,及时准确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感应出时代的精神和时代之音,抒民族之魂,发人民之情,写出令人“怦然心动”的文章。

   具体地说,平时或写作时,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情”,一是“理”。所谓“情”就是表现某种情感,所谓“理”,就是表现一定的思想。可根据不同的目的,确定是表现“理”,还是表现“情”。

试题详情

 读懂话题材料,不仅与能否确立正确立意有关,还与能否抓住关键问题构思文章,使文章的立意与表达的重点符合命题要求有关。如果抓不准材料中的关键问题,作文就难免或浅或偏。

 2000年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说的是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会上一位学者以4个图形的实例说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而这个被说明的道理就被用作话题。这个话题,也就是我们构思文章的前提。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有什么思想感受,想到些什么,想怎么办,是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问题。抓住这些关键问题去思考立意,就容易写出一定的深度。如果停留在为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补充例证,虽然并不偏题,但文章立意容易偏浅(因话题材料已说明此意)。如果对这些问题根本没注意,而去改写、扩写这个会议故事,就完全偏离命题要求了。

200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审题立意中,必须抓住话题材料中“难忘的”这个关键词,不然就会掉进命题的陷阱,写成“转变”。何谓“难忘的转折”?当然应该指有较大影响的、比较深刻的改变,这样选材立意才能符合题意,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例文]    画 弧

由于交通堵塞,当我匆匆赶到现场时,比赛已经开始五分钟了。

大厅门口的上方挂着标语:“‘太阳杯’中学生现场书画笔赛”。我环视了四周,只见讲台上放了一只茶壶,一个苹果。我知道这是比赛题目。

其他参赛者已经开始在画了,好的位置也被他们抢走了,我只好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放下画架,开始作画。

作画前首先是观察。讲台上的那只茶壶是极普通的,下边是圆圆的“肚子”,旁边是长长的“嘴巴”。虽然我迟到了,但幸好题目简单,我已画过很多茶壶了,心里暗自庆幸。

可是不对,茶壶的“肚子”怎么是直线型的?难道我眼花了?再看,没错,确实是直线!忽然我觉得茶壶的明暗色调也不对劲,引入眼帘的是黑茫茫的一片!该死的位置!糟糕的位置!我终于明白了缘由,看看周围的人就快完成了,我也不再埋怨。可是那茶壶的“肚子”,我该画弧还是画直线呢?如果画弧,那不是失去了“现场”比赛的意义吗?如果画直线,肯定得不了奖。一番斟酌,我决定按我看见的画。

时间一分分地过去,其他同学陆续交画,偶有人走过我身旁:

“你看她画的茶壶,太有趣了,茶壶的‘肚子’怎么可能是直线型?”话说得很轻,但我能听见。

“是吗?真是一个大笨蛋,连这最基本的也不懂,居然赶来比赛!”

…………

我没有抬头,顾自画着,但我知道眼睛有点湿,我给画拟了题目:《丑陋的茶壶》。

铃声响后,我是最后一个交画。老师看看我的画,又看了看我的位置,有点皱眉。

“老师,可我看到的真的是直线!”我也知道我的茶壶太不像了。

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不同的位置,当然是不同的画,能把你看到画出来就好了。”

三天后,还是在那个大厅里,只是换了标语:“太阳杯”中小学生现场书画作品展。但我进去时,我看到一大群人围着一张画,还听见老师在介绍:

世界是丰富的,答案是多彩的。站在不同的位置,当然有不同的画。小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实实在在地描绘,画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群散后,大厅里只剩下我一人。

墙上挂着一幅熟悉的画--《丑陋的茶壶》,下面的标签上写着:特等奖。

   [赏析]此文所写的事很简单,如果作者也与众多考生一样,停留在对命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笨拙的诠释上,仅表现“不同的位置,当然有不同的画”的中心,文章的立意也就很平淡。作者的可贵在于将思维的触角钻入深处,揭示问题的实质。的确,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就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可惜的是我们许多人往往被思维定势所囿或迷信权威、盲从他人,而人云亦云没有创新。此文的切题与深刻就在这里。

而此文的意义还在于:“我”面对熟悉的茶壶,善于克服思维定势,认真观察,已属不易;当观察所见和茶壶实际形状相矛盾时,能相信自己不盲从,更难能可贵;而在得奖与否之间,在他人嘲笑之中,毅然选择按自己所见的画,这种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精神,尤令人敬佩。

试题详情

 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中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审题时,首先就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文章的立意。

 2001年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青年在人生路上必须有所取舍时,将“诚信”抛掉了。对于人生来说,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做人的根本,怎么可以抛弃呢?尽管这个故事并没有结论,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很清楚的:诚信不可抛。要按这个道理立意,就是命题者通过话题材料给予考生的提示。因此,作文的话题虽然只是“诚信”二字,但作文是必须按“诚信不可抛”来写的。高考作文中还有少数考生写诚信可抛,究其原因,若非有意唱反调,就是未看出材料中隐含的观点。

试题详情

 话题的文字总是很简短。但尽管这样,对话题,对命题范围,对命题的要求也一定要看清,想清,否则也有偏出去的可能。

 2000年高考作文题,要求围绕“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些,但不少考生却大写特写创新的意义。这就是没有认真看话题,没有真正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2001年高考作文题“诚信”,它应该是诚实讲信用的意思,但不少考生却写了“真诚”,或仅写“诚实”而无视“信用”,自然是不太切题的。2002年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但许多考生置“心灵”两字不顾,只就“选择”展开。而且“选择”必然应该是面对困难的选择,如生与死、去与留、好与坏等,但不少考生忽视了两方面的选材,这些都是不切题的表现。2003年高考作文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为话题。审题首先要注意话题的限制性,“感情的亲疏”不同于“感情的用事”等,“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同于一般的理智、决定。如果所写的只是“感情与理智”“情感与判断”等不涉及“亲疏关系”导致“认知差异”内容的,就没有吻合题意。“亲疏”二字可以说是题眼。

试题详情

(一)符合题意

案例探究

[案例]下面是两份高考作文的提纲,请分析一下是否符合题意?为什么?

1999年全国高考题:

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的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作时可以大胆想像,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1.自拟题《记忆移植的故事》,文体为记叙文。开篇设问:你听说过记忆移植吗?然后记叙科学家从动物身上移植记忆的研究开始,到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人类记忆移植的发明过程。最后高歌这一伟大的发明创造。

2.自拟题《小议记忆移植》,文体议论文。首先释题,记忆是人的思想、意志的体现,记忆移植能使人变得更聪明,更坚强。正文阐述:记忆移植的重要性和必要条件。最后得出结论:移植记忆,因人而异,应实事求是。

[评点与探究]审题始终是作文的第一关,如果这一步上马虎,跑了题,不符了题意,那么作文也就全盘皆输了。这两篇作文的失误就在此。高考作文题的材料中说得很清楚:记忆移植在动物身上取得了成功,但并没有在人类的身上成功。而且明确指出:“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这里“假如”是一个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显然是不符命题要求的。例1置命题提供的信息而不顾,写已既成事实的动物记忆移植的发明过程,离题万里。如果能紧接命题的材料,写今后的科学家在研究人类记忆移植过程中出现的人记忆移植之后得与失,引发出思考,那就切题了。例2同样背离了“假如”二字所致。如果能扣住“假如”,论述记忆移植的得或失,那么只要写得好,完全可以的高分的。

有位考生开头写自己希望植入爱因斯坦的记忆,若照植入以后的情况写下去,本来切题很快,可文章却转写介绍爱因斯坦,写他的科学成就,写在他去世后,科学家解剖他的大脑,研究他的器官,这就偏离题意了。

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

命题的作用在于防止宿构和抄袭,同时也是考查考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命题有“宽题”“窄题”之分。“窄题”限制性强,属封闭型的试题,灵活余地小。“宽题”限制牲小,属于开放型试题,考生可自由发挥。但是,不管“窄题”“宽题”,只要是命题,就必然具有一定的限制性,“符合题意”,是写好高考作文的前提。要做到符合题意,就必须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各个部分仔细地审读一番,揣摩一番,确切地了解试题的意思和要求。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都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淡化审题,但淡化审题不等于不需要用心审题了。从这几年高考作文阅卷的情况来看,因审题不用心而导致不同程度偏题的作文仍然有一定的比例。此外,审题解决的也不仅仅是切题的问题,它也是把文章写好的前提。

 话题作文的命题,主要由话题材料、话题和写作要求组成。审题时,对写作要求(主要是对题目、文体、字数的规定)自然要看清,并严格按要求去做;而更要紧的是要细读话题材料与话题,思考文章的立意、取材乃至布局安排,这是审题要下的主要功夫。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