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练习
1、氨气是 色,有 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 ,液氨汽化时_ 大量热,利用这一性质常用液氨作 。
☆氨的性质教学
教师: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氮循环中重要化合物之一--氨。
情景再现:湖北孝感大悟化肥厂的液氨泄露事故。
2006年11月1日上午7点50分 ,湖北大悟县化肥厂液氨发生泄漏 ……十几分钟后,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辆消车……“白烟”过后,有6人中毒,1人死亡。化肥厂附近20万人进行了大转移,同时厂附近大片的庄稼、蔬菜被熏死……(图片展示)
提出问题:
问题1:为什么在液氨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问题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问题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
学生:思考、分析,回答。
教师:展示氨气的样品,请同学们归纳氨的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回答氨的物理性质。
教师:氨的沸点-33.5℃。在北方的冬天氨就可以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为便于运输氨,一般要把氨加压液化。液氨转化成气态时(这个过程叫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故氨可以做制冷剂。
学生:倾听。进一步了解氨。
教师: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怎样验证氨的溶解性呢?
学生:思考。提出方案
探究活动:活动一、把充满氨气的试管倒立在滴有酚酞的水槽中。
学生分组(教师指导学生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并思考、分析原因。
2、喷泉试验。充满氨气的烧瓶和充有少量氨气的烧瓶按课本图示装置准备好,两位同学演示操作。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并思考、分析原因。理解喷泉实验产生的原理。
教师:提出问题:①烧瓶内为什么会形成喷泉?喷泉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②为什么会产生红色的喷泉?
③试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动画演示喷泉实验。指出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情景设置:假如有以下实验装置(塑料瓶代替圆底烧瓶,无吸满水的胶头滴管)。试对比它与教材上的有什么不同。利用这个装置,你能尝试引发喷泉吗?展示实验装置。
学生:思考、交流、口述。经师生讨论后由一位同学上台演示。(打开夹子,挤压塑料瓶即可)
教师:小结:要使液体上升,必须使烧瓶内的氨气与水接触,溶解后使瓶内压强减小,才能形成喷泉。氨与水反应得到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发生部分电离产生OH-,氨水呈碱性,故遇到酚酞试剂变红。
教师:氨除了与水反应,氨水呈弱碱性外,还可以与什么物质反应呢?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分别与浓盐酸、浓硝酸、浓硫酸近距离接触。
注意实验安全,观察实验现象。
最后得出结论,氨可以与酸反应。
教师:氨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处于氮元素的化合价的最高价还是最低价?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学生:分析,得出氨应具有还原性。
教师:氨可以与氧化性物质反应,如氧气。氨与氧气在催化剂及加热条件下可生成NO和H2O。
教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及分析,请大家总结氨的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学生:练习写出方程式,巩固方程式的书写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
教师:氨的性质大家已清楚,我们回过头来回答液氨泄露时提出的一些问题。
情景活动:氨泄露了……
学生一:模拟现场群众,捂着鼻子往高处跑步撤离现场。
学生二:模拟现场群众,用蘸有水的毛巾包住头部,身穿厚衣服,快速向低处撤离。
学生三:模拟事故现场周围居住居民,关闭门窗。用蘸有水的毛巾包住头部,身穿厚衣服,打报警电话。
学生:观看,判断正确的处理方法。再次巩固氨的性质。
教师: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氨有什么用途呢?我们再来了解卫生检疫部门对猪肉新鲜程度的判断方法。市场上肉是否新鲜,常用爱氏试剂法检验肉类新鲜程度:取约10ml的爱氏试剂(爱氏试剂:一份25%的盐酸溶液,3份96%的乙醇及1份无水乙醚混和),置于锥形瓶中,塞上塞子,摇晃2-3次。然后取下塞子,并立即塞上下方插有一根细铁丝的橡皮塞,铁丝下端弯曲成钩,可挂住肉样(肉样须不沾管壁,并距液面1-2cm)。若肉样已不新鲜,于数秒内即可观察到白烟出现。试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原因。
学生:分析。感觉学有所用,兴趣提高。
教师:这节课的重点是氨的性质,大家一定要掌握和学会应用。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有关氨的化学史。德国化学家哈伯,有人称他为天使。因为1909年,哈伯合成了氨,氨能合成化肥,进而增产粮食,他像天使一样为人类带来丰收和喜悦,使成千上万的人免于饥饿的威胁。也有人称他为魔鬼。氨能合成硝酸,进而合成炸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哈伯已为德国建成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合成氨工厂,为侵略者制造了数百万吨炸药TNT(三硝基甲苯),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的原因。所以说他像魔鬼一样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不管怎样,人工合成氨实验的成功对工业、农业和科技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氨也被并评为20世纪初的明星分子。
小资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英国就从海上封锁德国从智利进口硝石(NaNO3)。于是人们预言,德国得不到智利硝石,农田将缺乏肥料,炸药工厂也将停产,那么德国最迟在1915年或1916年便要自动投降,可是1916年过去了,德国还在顽强的战斗,农田照样一派浓绿,前线的炮火反而更加猛烈。原来德国以哈伯为首的一批化学家克服了当时的世界化学难题--以廉价的空气、水和煤炭合成了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H2。合成氨从第一次实验室研制到工业化投产,经历了约150年的时间。德国科学家哈伯在10年的时间内进行了无数次的探索,单是寻找高效稳定的催化剂,2年间他们就进行了多达6500次试验,测试了2500种不同的配方,最后选定了一种合适的催化剂,使合成氨的设想在1913年成为工业现实。鉴于合成氨工业的实现,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18年向哈伯颁发了诺贝尔化学奖。
学生:客观评价氨的作用及德国化学家哈伯。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
2、归纳法。通过情景问题的提出、实验的分析,归纳出氨的性质,从而掌握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的能力。
1、实验探究法。以实验为导向,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思考,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演示实验仪器:铁架台(带铁圈)(1套)、带玻璃导管的双孔塞(2套)、带塞子的圆底烧瓶(250ml)(2)、胶头滴管(2)、塑料瓶(1)、大烧杯(2)
药品:氨气、酚酞。
分组实验仪器(10套):玻璃棒、试管(充满氨气)、水槽、浓氨水、浓盐酸
药品:酚酞、蒸馏水
重点:喷泉试验的原理和氨的化学性质。
难点:实验原理及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
3、通过对氨性质的归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NH3、铵盐的用途,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领会地球上生命生生不息的原因。
总之,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通过源于书本的素材,高于书本的应用教学,训练学生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强化实验意识,培养实验能力,真正领会化学学科特征,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学会用化学学科内的知识和方法进行互促补偿教学,树立学科内的综合意识。
2、利用丰富的实验素材,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和交流的良好习惯。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推理分析,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由表及里,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氨溶于水产生喷泉现象的实验探究,使学生加深对氨的性质的理解,理解喷泉产生的“动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新情景下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