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5996  306004  306010  306014  306020  306022  306026  306032  306034  306040  306046  306050  306052  306056  306062  306064  306070  306074  306076  306080  306082  306086  306088  306090  306091  306092  306094  306095  306096  306098  306100  306104  306106  306110  306112  306116  306122  306124  306130  306134  306136  306140  306146  306152  306154  306160  306164  306166  306172  306176  306182  306190  447090 

本节课以数学活动为主,通过情境导入的引例和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量量、算算课桌宽度的探究活动和运用提高,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学会进行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增强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体验数学活动的趣味与创造,让学生在相互间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试题详情

1. 课本习题8.4的第1题。

试题详情

3. 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目的: 结合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进行小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试题详情

2. 从所给统计图中正确获取信息,并能进行数据的加工与整理。

试题详情

1. 根据给定信息,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试题详情

4. 利用计算器计算本节课的引例中我国各地区农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如实反映我国农村的现金收入状况,你会用哪个数据?

(2)如果要展示我国农村发展形势好,你会用哪个数据?

(3)从这些数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何感想?

目的: 第1题是课本上的练习题,直接利用计算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第2、3题分别是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题,作用是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巩固对各种图表信息的识别和评判能力。把第2题课本例题放在练习题后,题目显得有梯度,能更好地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第4题前呼后应,解决引例中“悬案”,充分体现用计算器计算一组较大且较多数据的平均数的优越性,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主动意识,以及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问题作出评判的能力。

M+
 
注意事项:第2、3题都有几个相同数据的求和,在输入这些数据时,要让学生注意键    的连续使用。第4题要留出时间让学生交流各自获得的信息和感想,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试题详情

3. 英语老师布置了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小丽将全班同学的解题情况绘成了条形统计图,见下图2。根据图表,求平均每个学生做对了几道题?

           

试题详情

2. 观察下图1,利用计算器计算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