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6632  306640  306646  306650  306656  306658  306662  306668  306670  306676  306682  306686  306688  306692  306698  306700  306706  306710  306712  306716  306718  306722  306724  306726  306727  306728  306730  306731  306732  306734  306736  306740  306742  306746  306748  306752  306758  306760  306766  306770  306772  306776  306782  306788  306790  306796  306800  306802  306808  306812  306818  306826  447090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背全诗,学生齐读,通过合理想象,把全词改写成一段语言优美的文字。(找一两个写的好的同学读一下)

2.词的主旨是什么?用词中的语言概括。

(伤别离)

3.我们以前学过写离别的诗词吗?与柳永写的离别之情有什么不同呢?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白《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旷达而非伤感)

目的:再次明确柳永写的离别之情是带有伤感色彩的。

4.概括词的上下片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

上片:别时情景 

下片:别后思念

试题详情

(一)1.简介柳永

柳永(约有980~约定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永出身于仕宦书香门第。年轻时热衷于功名,但却屡试不中,仕途很是坎坷。初试落榜曾填了一首《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其实这只是一时的抒怀之作,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却对此词一直耿耿于怀。后柳永再次应试,本已中榜,但在放榜时宋仁宗却特意将他黜落,并说“且去填词”。于是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⒉写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适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衣红偎翆、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他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城(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试题详情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宋词以它独有的魅力一

直都那样熠熠生辉。

下面哪一位同学说说宋词的发展脉络?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北宋前期词坛的中心人物是晏殊和欧阳修,后来大政治家范仲淹又开辟了词的意境并启发了豪放派词风,慢词圣手柳永拓宽了词的篇幅并发展了宛约派词风。北宋后期大文学家苏轼对词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周邦彦则成为此时宛约派之集大成者。南宋前期辛弃疾、陈亮等继承了豪 放词风并形成了爱国词派, 李清照是此时的宛约派大家。南宋后期出现了以姜夔为首继承了宛约派词风并发展为格律词派。

整理如下:

时期
作者
成就
代表作
 
 
 
 
北宋前期
范仲淹
开启豪放派词风
《渔家傲》
北宋后期
苏轼
开拓豪放派词风
《念奴娇》
南宋前期
辛弃疾
继承→爱国词派
《永遇乐》
 
 
 
 
北宋前期
柳永
发展婉约派
《雨霖铃》
北宋后期
周邦彦
婉约派集大成者
《苏幕遮》
南宋前期
李清照
婉约派大家
《声声慢》
南宋后期
姜夔
继承→格律词派
《扬州慢》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柳永,通过《雨霖铃》感受他的情思。

试题详情

《雨霖铃》教案10

教学目标   1、欣赏本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2、积累古人用来描写离情别绪的诗歌意象。   3、体会宋词婉约的风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纵观我国文学的发展,历来有先秦散文、汉魏辞赋、南北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之分。确实,一朝一代都有其见长的文学样式,这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文学创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文学发展到宋代,文人致力于词的创作,改变了诗歌的样式,拓宽了诗歌的境界,使词成为文学史上一朵奇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婉约词派代表人物柳永的《雨霖铃》。  二、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遂落第。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景佑元年,方进士及第。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三、学生集体朗读,正字正音。  四、学生听配乐朗诵,体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朗诵结束后,学生谈感受。    明确:这是一首离别词,词作者自始至终都沉浸在凄凉哀婉的感情中。(补充: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决定到外地去,但是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失去了爱的慰藉,更觉痛苦万状,这首词就是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五、学生概括上下阕的意思。    明确:上阕写恋人相别,依依不舍,有深深离愁;下阕写别后想象,孤独痛苦,有无限伤情。  六、作者这种凄凉哀婉的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了解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找出本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文字)    明确 直接抒情:都门帐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间接抒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七、赏析。    1、学生体会文中直接抒情文字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态和心境。    2、欣赏文中写景的文字(教师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写景句子中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补充说明)一切身外景皆为作者心中情。作者可以触景生情,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因情设景;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总之,作者把自己或喜或忧、或兴或悲、或乐或哀、或轻松或沉闷、或高亢或低回等感情倾注在所写之景上,使此景含有此情或用此景衬托此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既交代节气、时间、地点,也为分别渲染了环境。暮色苍茫、秋雨初过,凉气袭人,寒蝉悲鸣,长亭分别之人顿感悲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想象千里之外之景,虚实结合。“楚天阔”以空阔的天空为背景,写出了人的孤独;“沉沉”不仅的暮霭的样子了,更是作者抑郁的心理表现;而千里之外,愁就更深了“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历来为送别诗的意象,“昔我往者,杨柳依依”,“客舍青青柳色新”等都是如此,“柳”者,“留”也,有不舍之义;“晓风”清冷,让人心生凉意,而“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中的风又有了依恋的意思,此处晓风两义兼有;“月”是“团圆”的象征,而“残月”不仅含有“不团圆”的意思,也为此时的词人心情铺了一层凉意。这里的景纯为情设,虚写,营造了浓烈的愁思,有“愁”则需“销”,借酒吧,可此时是酒醒时分,因而“愁更愁”了。  八、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注意:词中一些重要词语如“帐饮”“无绪”“竟”“凝噎”“念”“去去”“堪”“经年”“便”“纵”等可以随机讲解。

《雨霖铃》教案11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进行诗词赏鉴

试题详情

33.读某城市略图和该城市各地区2005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造成该城市人口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在A-I的各城区中,人口不断减少的是     ,人口增加最快的是    。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______。(3分)

(3)A是该城的中心商务区,图3中能反映A区人口日变化特点的是  ___曲线。(1分)

(4)简述A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分)

(5)若该城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下列布局合理的是      。(1分)

A.D石油化工城   B.G钢铁工业城   C.B纺织工业城   D.F微电子工业城

试题详情

32. 读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某岛屿,乙、丙、丁三地均位于我国,回答下列各题。(8分)

 

(1)当甲山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列出甲乙丙丁四地昼长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序。(2分)

(2)甲山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3分)

(3)乙山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2分)

(4)近年来,乙山地雪线海拔高度逐年升高的原因是什么?(1分)

试题详情

31、下面两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描述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东段的大致走向,并说明影响的主要因素。(2分)

(2)两图所示的50ºN地区,甲与乙比较,甲区域冬季气候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4分)

(3)图中①、②两国均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试分析其共同的社会经济因素。(4分)

(4)甲图中③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3分)

试题详情

 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及图中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图中所示城市

  A.共有三级城市等级体系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

  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30.关于图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描述正确的是            

A.a < b       B.b < c

C.b < d       D. c > 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