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史学家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文中的“制度”包括
①内外服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礼乐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觐见周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27、某校同学在“构建和谐网络,传播先进文化”的综合探究课上发表了下列观点,请你参与讨论。(14分)
甲:我国的网络文化从宏观上缺乏有效引导,审美趣味,庸俗化的网络作品,随处可见。有的网站传播不健康信息,宣扬西方价值观,提供不文明服务,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带来很大冲突,影响着和谐网络的建设。
乙:网络是自由的天地,网络行为完全在于个人的体验和感受,不必顾忌他人和社会。“网络恶搞”不过是宣泄情绪,炫耀技术而已。
丙:随着信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我国每年因网络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以上。
(1)请你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网络文化”存在不良文化信息的原因?(6分)
(2)就材料中暴露的问题,请你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26、材料一:孔子幼时家境贫寒……从小勤奋好学,刻苦读书,还经常向不同的人请教。他曾到宋国考察殷礼,到鲁国太庙考察周,鲁的礼仪和典章制度,还向齐国乐官学习音乐。游历各国,知晓名山民俗。
材料二:孔子把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之前,中国历史文化已有2500年以上之积淀,孔子之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2500年以上之演进,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以致形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材料三: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儒教主张入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昌力争……,正是这种刚劲有力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州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请回答(共26分)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学习途径有哪些?(6分)
(2)根据上述材料提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并分析其原因?(6分)
(3)依据材料结合教材,指出中华文化的作用(8分)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6分),
30、下列对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道德典范具有时代性,思想道德建设应与时俱进 ②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③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④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
第Ⅱ卷
28、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活动,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活动,都表明了
A、人们的道德境界得到了升华 B、青年是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C、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D、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9有人形象地把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划分为“脑袋国家”“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输出知识支配“躯干国家”。材料对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是
A、知识正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B、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与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C、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国民文化素质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D、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自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回答24-26题
24、其中 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25、下列名言中体现上题精神的是
①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自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中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②坚持爱国主义只要有坚定的爱国信念就可以
③爱国主义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④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回答22-23题。
2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
A、民族精神的力量 B、传统文化的力量 C、中国的脊梁 D、创新和发展的思想
23、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这表明
A、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B、传统道德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
C、传统的道德观与我国社会主义的道德观是完成一致的
D、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