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7081  307089  307095  307099  307105  307107  307111  307117  307119  307125  307131  307135  307137  307141  307147  307149  307155  307159  307161  307165  307167  307171  307173  307175  307176  307177  307179  307180  307181  307183  307185  307189  307191  307195  307197  307201  307207  307209  307215  307219  307221  307225  307231  307237  307239  307245  307249  307251  307257  307261  307267  307275  447090 

3.造成上述罕见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试题详情

2.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某年7月、8月间,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最高值。济南、西安等地甚至出现了40℃的高温。此外,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四川等地也持续出现高温天气,这样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在历史上同期是罕见的。读下列四幅气流形成图,回答3-6题:

试题详情

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试题详情

29.(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图1  1853年“黑船事件”          图2  1871年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请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图1、图2之间的关系。(4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说明“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8分)举例说明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3分)

试题详情

28.(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

材料一: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它还被协约国用来证明它们向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激起了

一场热烈、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不仅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著作发表,还导致了一批批、

总计达6万多份文件的出版;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由于存在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民主和法制不健全且遭随意破坏,许多人无辜遭到迫害……军队的损失十分惊人。第一批被授予红军元帅军衔的5人中有3名被处死,15名集团军司令中13人被杀。总共有4万多名高中级军官遭迫害。……这场历时多年的大清洗给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斯大林后来不得不承认:“在进行清洗时犯过严重的错误。”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种说法是否得当(2分),你的观点是什么?(2分)请从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战争性质这两个角度来说明理由。(4分)当初某些人宣扬这一“战争罪行”的说法,有何目的?(2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概括指出苏联“大清洗”运动出现的原因。(2分)如果说“大清洗”运动导致苏德战争初期苏联的彻底溃败,你是否同意?理由是什么? (3分)

试题详情

26.(18分)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了“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活动征文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领域的动向。

材料一  “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来源统计表(共142篇)

地域分布情况
地域
上海
南京
北平
杭州
广州
天津
济南
安庆
人数
78
17
12
8
4
2
2
2
职业分布情况
职业
大学
教授
编辑及著作家
教育家
新闻
记者
官吏
艺术家
职员
学生
人数
38
39
9
12
12
3
4
3

材料二  “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名人梦想录(部分)

人物
梦       想
郁达夫
将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阶级,没有争夺,没有物质的压迫,人人都没有、而且可以不要“私有财产”。
林语堂
“我不做梦,希望民治实现,人民可以执行选举、复决、罢免之权,只希望人民之财产生命不致随时被剥夺。”“我不做梦,希望人民有集会结社权,只希望临时开会抗日不被军警干涉。”    
章乃器
中国将来的革命,必然是一个向整个的上层阶级进攻的左倾的革命。那个革命的目标,不单是要推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虎伥。 
李宗武
希望“中国的军人不要只能内战,不能抗外。军事当局不要只知剿共,不知御侮。……希望能杀尽一切贪官污吏。……中国民众能监督政府,使政府不为少数军阀所私。使政府为民众全体的政府。”
周谷城
我梦想中的未来中国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
宋云彬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这些征文的来源有何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当时知识分子提出哪些近代化梦想?有哪些作者表达了社会主义的梦想?(12分)

试题详情

25.右图是一张著名的照片,是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节那天的游行队伍里的一个场景。人群中打出的横幅,实质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

  A.对领导人的个人崇拜      

  B.希望“文革”早日结束 

  C.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拥护     

D.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和信心

第Ⅱ卷  (必做35分+选做15分,共50分)

第Ⅱ卷共4小题。其中26、27题为必做部分,28、29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必须选择一道试题作答。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选做题号的先后顺序只评最前面的一道试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

[必做部分]

试题详情

24.“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为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之间成立政府,当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就是我们殖民地人民过去一向忍耐,而现在却必须改变原来那种政府体制的原因。”引文的出处及理论依据分别是

A.《人权宣言》、《社会契约论》      B.《权利法案》、《论法的精神》 C.《人权宣言》、《论法的精神》      D.《独立宣言》、《社会契约论》

试题详情

23.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与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B.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

  C.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  

  D.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