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7202  307210  307216  307220  307226  307228  307232  307238  307240  307246  307252  307256  307258  307262  307268  307270  307276  307280  307282  307286  307288  307292  307294  307296  307297  307298  307300  307301  307302  307304  307306  307310  307312  307316  307318  307322  307328  307330  307336  307340  307342  307346  307352  307358  307360  307366  307370  307372  307378  307382  307388  307396  447090 

      情感线索       性格特点

“同乡会”争执--悲愤       追求理想----破灭

绣花鞋风波---无奈       倔强狷直----孤独

绍兴话离别---绝望       孤苦困窘----支撑

范爱农之死---思念       抑郁彷徨----沉沦

试题详情

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思考:鲁迅写作《范爱农》的现实意义(1926年),写一篇400字以上的文章。

中心提示:鲁迅是一个革命家,又是一个思想家。他在不停地思考,思考历史,启迪现实。对辛亥革命,鲁迅既是参加者,又是冷静的批判者。他通过艺术的形式,深入地总结了辛亥革命的经验和教训。作者写作《范爱农》,适值北伐革命的高潮,范爱农死去已经十多年了,失去朋友的隐痛一直纷扰着先生的内心,何时写这篇纪念文章,怎么写,都寄托着先生更深的思考。鉴往事,警后人,启来者,正是作者深刻之用心。当北伐革命已沉淀为历史的尘埃,我们不禁惊叹于先生的远见卓识:革命之结果不幸又被先生言中了。

试题详情

3、讨论这样的性格特点和他的死之间的关联。

  (参考板书设计,引导学生尽心分析)

试题详情

2、结合课文加以分析解释。

试题详情

1、归纳性格特点:固执,倔强,耿介,狷直,嫉恶如仇;孤独,冷峻,情绪化,格格不入;正直,真诚,勤奋,热情;理想坚定,追求光明。

试题详情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日本求学(都没有取得学位),归国后教书;参加革命,理想坚定,都是革命的精神战士;都历经了革命前的向往,革命后的苦闷彷徨;二人都很固执倔强,语言犀利,话语冷峻。

结局不同:爱农在苦闷绝望中借酒消愁,沉沦而死,而鲁迅却在苦闷彷徨中呐喊奋起,走向新生。这样看来,性格因素正是造成鲁迅和范爱农不同人生命运的历史分野。

试题详情

4、读第四部分,体会二人的情感。

引导学生归纳,分别后的思念牵挂。(结合板书内容分析)

小结:鲁迅视爱农为挚友,在短短的几年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就本文所写的四个片段来看,鲁迅先生和爱农所表现出的感情态度是多么惊人的相似啊:满腔的悲愤--不满和无奈--苦闷与绝望--思念和牵挂。

试题详情

3、在鲁迅即将离开绍兴时,作者亦用寥寥几笔,勾画了人物的表情神态,语气口吻,靡不毕肖。这里所表现出的感情,是范爱农对辛亥革命的失望乃至绝望。前文已分析,恕不赘述。

试题详情

2、请同学们读第二部分末尾的对话,请体会此事二人的心情态度。

“我真不懂你们带这东西做什么?是谁的?”?

  “还不是我们师母的?”他瞪着他多白的眼。?

 “到东京就要假装大脚,又何必带这东西呢?”?

 “谁知道呢?你问她去。”?

范爱农是辛亥革命的革命者,鲁迅也是反封建的斗士,对“绣花鞋事件”和 “让座风波”,先生都摇头,表示了自己的不满,也正因此才产生了误会和隔阂。这几句对话中所包含的语气态度,我们亦可窥探出范爱农的态度:不满和无奈。作者借此来表现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为下文辛亥革命的失败做铺垫。

试题详情

1、写“同乡会”的争执有何作用?

有人认为,范爱农思想冷峻,深刻,看清楚了封建统治的惨无人道的本质,所以反对发电报;而鲁迅年轻气盛,思想不够成熟,又过于愤激,所以对范爱农的理解和认识有失偏颇。请同学们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鲁迅比范爱农张两岁,且比之早来日本留学三年,鲁迅此时已抱有唤醒民众的思想,他发电报的目的大约基于此。此处确实可以表现爱农冷峻的一面,可目的也不是比较谁深谁浅,谁成熟谁不成熟。而是突出表现爱农的悲愤。时过境迁后,鲁迅再次提及此事,特别是在范爱农死后,主要是自责自己不能理解当时爱农那无比悲愤的心情。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