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选”:各组将讨论后的剧本,进行筛选,选定一个蓝本;再交流,讨论,修改,选出演出剧本.
2、“改”:分组将课文改编成剧本;改编后交流和讨论。
1、刚才我们对童话的想象进行了品读,已有了较为透彻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想象。
4、小结:本文从人物性格的刻画到整个情节的安排,从头到尾,全面而成功地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绘出了一幅骗者行骗、被骗者自欺欺人甘心被骗的群丑图。最后事情的真相是让孩子戳穿的,我们要保有童心,敢说真话。
板块三:演读--展示想象
3、教师明确:
⑴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
⑵从第一段可以看出皇帝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穿衣上,不顾国计民生。这样一个嗜新衣成癖的皇帝,对于骗子所言的神奇而漂亮的新衣当然会感兴趣了。而骗子正是抓住这一点行骗的。
⑶两个骗子对皇帝的心思和臣民的心理都琢磨透了。他们有一种“钳口术”,谁要说一句真话,谁看不见衣服,就借用专制的皇权,说你“不称职或愚蠢得不可救药”。
⑷在专制制度的淫威下,从朝廷大臣到普通百姓为了自身的安全而不得不说假话。面对这个骗局,他们那样的心理,那样的言行,固然荒唐可笑,却又是十分的自然。无论什么人,从皇帝到大臣到一切官员,直到老百姓,有职位的怕丢职位,没有职位的还怕人家嘲笑他愚蠢。
⑸继续演下去,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帮腐朽的统治者是决不会自动放弃他们的权力而承认真理的。
2、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
⑴你能用小标题(含有“新装”一词)概括童话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吗?
⑵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⑶骗子预设这个狡计的依据是什么?
⑷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⑸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了真话。骗局已经败露,而皇帝、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这说明了什么?
3、想一想,说一说。
想一想,读一读,把自己所想象的情节说给同学们听,再体会体会安徒生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多么精妙。
板块二:品读--引导想象
2、读一读,猜一猜。
学生猜读的“点”可能有:
⑴读到“为了要穿得漂亮”,可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到了什么程度。
⑵读到“来了两个骗子”,可以想象一下,这两个骗子会怎样行骗。
⑶读到“都看不见衣服”,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皇帝会怎样想,怎么办。
⑷读到“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可以想象一下,这个老大臣看到骗局会有怎样的表现。
⑸读到“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工作进行情况”,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官员看到骗局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⑹读到“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皇帝看到骗局又会有什么表现。
⑺读到“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可以想象一下,宫内宫外看着光着身子的皇帝将会怎么样,结局又是如何。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