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得到下列物质:
B. C. D.
(1)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写出由A制取B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A制取C、D两种物质的有机反应类型:C: D:
(4)写出两种既可以看做酯类又可以看做酚类,且分子中苯环上连有三种取代基的A的
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 (要求这两种同分异构
体中苯环上的取代甚至至少有一种不同)。
27.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 为氯气发生装置;② 的试管里盛有15 mL 30% 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
③ 的试管里盛有15 mL 8%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
④ 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 ⑤ 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 (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氢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 (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
二者的差异是:
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
量晶体析出。右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
度曲线的是
(填写编号字母);
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 (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3)本实验中制取次氯酸钠的离子方程式是: 。
(4)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 |
原因 |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
色 |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
|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
色 |
|
26.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取12.8g铜片和20ml、18 mol/L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至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外,同时根据所学的知识认为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
(1)请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试问:为什么较多的余酸不再与铜片继续反应 。
可以证明有余酸的实验方案是 (填写字母,错选或多选扣分)。
(a)再加入铁粉 (b)再滴入BaCl2溶液
(c)再加入银粉 (d)再滴入Na2CO3溶液
(2)甲同学设计求余酸浓度的实验方案是测定产生气体的量。其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填写字母,错选或多选扣分)。
(a)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
(b)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用排水法测定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
(d)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出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
(3)乙同学设计测定余酸浓度的实验方案是:测定反应后的混合液中Cu2+的量。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 ml,加入足量Na2S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请写出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4)根据甲、乙两同学的实验方案,除测算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或反应掉的铜的物质的量外,尚缺少的测量数据是 。
(5)丙同学提出甲、乙两同学的实验方案设计的复杂,为此他设计了下列较为简易的实验方案:取出反应后的铜片,进行洗涤、干燥、称量。若称得剩余铜片的质量为Wg,测得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V ml,请计算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用含W、V的代数式表示)。
25.在一容器为2升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的N2和0.6 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3H22NH3(g)+Q(Q>0)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变化的情况如下图:
(1)根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NH3)为 。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3)反应达到平衡后,等5分钟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 (填序号)。
A.0.20 mol/L B.0.16 mol/L C.0.10 mol/L D.0.05 mol/L
(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化学平衡常数K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在第8分钟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24.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6种、、、、、,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
(1)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氧化剂是 。
(2)在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是 → 。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4)可用于制墨水、颜料、补血剂等,它易被氧化。遇(浓)、时反应的产物是、、,则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3.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
信息① 原子半径大小:A>B>C>D
信息② 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三种分子的比例模型及部分性质:
甲: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乙:无色,无味而易燃,是21世纪的主要能源。
丙: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消毒杀菌。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中含有共同元素是 (填名称)。
(2)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写出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3)上述元素的原子M层有一个未成对P电子数的是 (填元素符号)。
(4)B形成的单质晶体可能为 。
A.离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原子晶体 D.金属晶体
(5)A、B、C分别和D形成的化合物a、b、c。这些化合物分子的沸点的高低顺序可能为 。
A.a>b>c B.b>c>a C.a>c>b D.c>b>a
22.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
(3)第三份加足量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
A.一定存在 B.100 mL溶液中含0.01mol
C.可能存在 D.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
21.25℃时,下列各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B.溶液中:
C.溶液中滴加NaOH至溶液恰好呈中性:
D.pH相同的溶液、溶液、溶液、溶液:
20.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
A.氯气和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
B.亚硫酸钠和硅酸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C.苯和环已烷使溴的水溶液褪色
D.溶液和溶液与溶液混合均放出气体
19.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