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程改革的部署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坚持先实验后推广,教育部和各地共同组织实验,逐步扩大实验范围,努力为全面推广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全面推广阶段。至2005年秋季,全国中小学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因此,全国初中2008年,小学2011年各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
2 实施生物新教材的体会
1.2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方面,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优势;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展和成效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如果不及时地、有效地解决实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创新人材,就无从谈起。
1.1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课程功能的改变;课程结构的改变;课程内容的改变;课程实施的改变;课程评价的改变;课程管理的改变。这些目标构成了这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1、课程改革是广大教师肩负的使命
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我们要跟上世界课程改革的步伐,在今后5年时间里,走过国外20-40年的路,因此我们要只争朝夕,跨越式发展。其成功与否,不仅表现在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更表现在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情景。
25.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羊群,……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及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A.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4.资本主义世界连接为一体的主要动力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殖民扩张运动 C.工人运动兴起 D.工业革命发生
23.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为2:3,造成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B.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 D.大量人口迁往殖民地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