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7990  307998  308004  308008  308014  308016  308020  308026  308028  308034  308040  308044  308046  308050  308056  308058  308064  308068  308070  308074  308076  308080  308082  308084  308085  308086  308088  308089  308090  308092  308094  308098  308100  308104  308106  308110  308116  308118  308124  308128  308130  308134  308140  308146  308148  308154  308158  308160  308166  308170  308176  308184  447090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 L乙烯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0.1 L 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01 Na

C.含0.1 mol H2O2的水溶液跟MnO2充分作用,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0.1Na

D.1 mol 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l/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试题详情

3.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橙色的K2Cr2O7

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原理有关的是(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化合物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2.下列化学名词书写正确的是(   )

A.正丁稀  B.硝基笨  C.乙酸乙脂  D.氨基酸

试题详情

1.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O4(其结构式是),有关O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O4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B.O4是氧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C.相同质量的O4与O3所含原子个数比为4∶3 

D.O4与O3、O2都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试题详情

4.元素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

一个正确的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配平,应同时遵循三个守恒关系,即元素守恒、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例23:配平方程式:[ ]Sx2-+[ ]BrO3-+[ ]OH-= [ ]SO42-+[ ]Br-+[ ]H2O

试题详情

3.电荷守恒、电子守恒

例22: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F2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A.+4    B.+5    C.+6    D.+7

解析:设元素R在RO3n-中的化合价为x

法一:据电荷守恒:n+1×2=1+2×1,n=1。则

x-2×3=-1,x=5。

法二:据电子守恒:(7-x)×1=[0-(-1)]×2,x=5。

试题详情

2.元素守恒、电子守恒

例21:用石墨电极电解500mL含KNO3和Cu(NO3)两种溶质的溶液,一段时间后,在两个电极上均生成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试求:

(1)原溶液中c(Cu2+);

(2)电解后溶液中c(H+)(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

 

(1)依据电子守恒:(O2)=(H2) +0.5L×c(Cu2+)×2,

解得,c(Cu2+)=1.0mol/L。

(2)依据原子守恒可得:Cu(NO3)2~2NO3-~2HNO3~2H+则溶液中c(H+)=2×c(Cu2+)=2.0mol/L。

试题详情

某些情况下,有的题目可以用不同的守恒关系解决,而有的题目则需要同时运用多种守恒关系方能解决。

1.元素守恒、电荷守恒

例19:向100mL FeCl3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2S 2.24L,待H2S全部被吸收后,再加入过量铁粉,待反应停止后,测得溶液中含有0.6mol金属阳离子,则原Fe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解析:有关反应:2FeCl3+H2S=2FeCl2+2HCl+S↓,

2FeCl3+Fe=3FeCl2,Fe+2HCl=FeCl2+H2

由此不难发现,通入的H2S实际上只相当于分解成了H2和S,对溶液而言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反应前后溶液中恒定不变的是Cl-离子。

法一:据Cl-离子守恒可得:c(Cl-)×0.100L=0.6mol×2,c(Cl-)=0.12mol/L,则c(FeCl3)=×c(Cl-)=0.4mol/L。

法二:据反应前后正电荷守恒可得:c(Fe3+)×0.100L×3=0.6mol×2,c(Fe3+)=0.4mol/L,c(FeCl3)= 0.4mol/L。

例20:(2003年新课程卷)将0.2mol/L HCN溶液和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c(HCN)<c(CN-)       B.c(Na+)>c(CN-)

C.c(HCN)-c(CN-)= c(OH-)    D.c(HCN)+c(CN-)=0.1mol/L

试题详情

2.电子守恒

例17:容积为30mL的试管中充满了NO2和O2的混合气体,将试管倒立在水槽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仍然有5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可能是         

解析:设原混合气体中有amL NO2,则O2为(30-a)mL。

(1)若剩余气体是5mL O2,那么NO2完全转化为HNO3,O2只有(30-a-5)mL=(25-a)mL被还原。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和电子守恒得:a×1=(25-a)×4,a=20mL,所以V(NO2) : V(O2)=20mL : (30-20)mL=2:1。

(2) 若剩余气体是5mL NO,则生成5mL NO消耗的NO2为15mL,也就是说有(a-15)mL NO2与(30-a)mLO2反应生成了HNO3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和电子守恒得:(a-15)×1=(30-a)×4,a=27mL,所以V(NO2):V(O2)=27mL:(30-27)mL=9:1。

例18:含ng HNO3的稀硝酸溶液恰好与mg Fe完全反应,若已知有1/4的HNO3被还原成NO,则n:m的取值范围是      

试题详情

带电粒子可分为阴、阳离子和电子。在晶体或溶液中,不论有多少种离子,晶体或溶液总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电性相反、电量相等),即所谓的电荷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或电解池中,氧化剂(或在阴极上)所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或在阳极上)所失电子总数相等,即所谓的电子守恒。

1.电荷守恒

多用于计算、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之间的关系。在有关溶液的计算题中,若没有特别说明,则可忽略H+、OH-的影响;而在讨论溶液中粒子浓度之间的关系时,却必须考虑在内。

例14:将aL由(NH4)SO4和NH4NO3组成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bmol烧碱并加热,刚好把NH3赶出;另一份需消耗含cmol BaCl2的溶液,沉淀刚好完全。则原溶液中c(NO3-)为    

解析:由题设不难求得aL混合溶液中含2bmol NH4+和2cmol SO42-。依据电荷守恒可得:1×n(NH4+)=2×n(SO42-)+1×n(NO3-),1×2bmol=2×2cmol+1×c(NO3-aL,c(NO3-)=mol/L。

例15: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

A.c(HCOO-)>c(Na+)

B.c(HCOO-)<c(Na+)

C.c(HCOO-)=c(Na+)

D.无法确定c(HCOO-)与c(Na+)的关系

解析:由电荷守恒可知,c(HCOO-)+c(OH-)= c(H+)+c(Na+),因pH=7,则c(OH-)= c(H+),故c(HCOO-)=c(Na+),选C。

例16: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某种NiO晶体中就存在如图所示的缺陷:一个Ni2+空缺,另

有两个Ni2+被两个Ni3+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

中性,但化合物中Ni和O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

某氧化镍样品组成为Ni0.97O。试计算该晶体中Ni3+

与Ni2+的离子数之比。

解析:其解法相当多,在此仅讨论守恒法。

法一:设1molNi0.97O中含Ni3+ xmol,则Ni2+为(0.97-x)mol。据电荷守恒可得,3×xmol+2×(0.97-x)mol=2×1mol,解得x=0.06mol,则Ni3+与Ni2+的离子数之比为:0.06mol:(0.97-0.06)mol=6:91。

法二:据电荷守恒直接分析。依题意“一个Ni2+空缺,另有两个Ni2+被两个Ni3+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从电荷守恒的角度理解:当一个Ni3+取代一个Ni2+后,正电荷增加1[(+3)-(+2)],若要保证晶体呈电中性,就必须再增加一个正电荷,也就是说,每当有一个Ni2+空缺时,需增加两个Ni3+(即取代晶体中的两个Ni2+)。1mol Ni0.97O中空缺0.03mol Ni2+,那么Ni3+应为2×0.03mol=0.06mol。

法三:结合原子守恒。设1mol Ni0.97O中含Ni3+xmol,Ni2+ymol。

 

解得:x=0.06mol,y=0.91mol。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