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细胞膜结构与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细胞膜的厚度约为7×10-6~1×10-5mm,在光学显微镜下很难观察其结构。
① 细胞膜由双层脂质分子构成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支持着许多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具有识别功能的糖蛋白。
②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
多数是可以运动的)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对于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①保护作用 细胞膜将每个细胞与周围环境隔离开,维持了细胞自身的相对稳定,具有保护作用。
②物质交换 细胞通过细胞膜有选择地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养料,排出代谢废物,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膜的功能--选择透过性膜 可以通过自由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运输方式选择性地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满足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运输方式 |
实 例 |
能量 |
载体 |
浓度 |
备 注 |
|
被动运输 |
简单扩散 |
O2、乙醇、甘油 |
无 |
无 |
高→低 |
不需载体蛋白参与 |
易化扩散 |
葡萄糖→红细胞 |
无 |
参与 |
高→低 |
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
|
主动运输 |
葡萄糖、氨基酸 |
耗能 |
参与 |
低→高 |
选择吸收排除物质 |
|
渗 透 |
水分子从浓集区域通过细胞膜等结构,向稀少区域扩散的现象 |
[典型例题1]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A代表 分子;B代表 ;D代表
(2)细胞膜从功能上说,它是一层 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转运的是 。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消化道吸收甘油、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氨基酸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6)红细胞中K+的浓度是血浆中的30倍,Na+的浓度是血浆中的1/6,但红细胞仍能不断地吸收K+和排出Na+,该过程说明细胞膜是 ,实现该过程的运输方式是 。
答案:(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多糖 (2)选择透过性 (3)一定的流动性 (4)b、c、d (5)b b d a (6)选择透过性膜 a e
细胞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生命的结构基础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 专题复习(一)
46.(13分)为探索影响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1)实验一: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甲,对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不间断检测。每隔3d对甲鼠的甲状腺做一次等量切除,其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如上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 ,曲线b表示的激素是 。
②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细胞的分泌功能(产生的激素量)与甲状腺的体积成 关系。
③有人会因b分泌过多而得病,病人体内代谢会有怎样的变化?
(回答出两点即可)。
(2)实验二: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乙,每隔3d注射一次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测得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总是先上升后下降,请分析产生这种生理变化的原因。
①当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升高时, 合成和分泌增多,进而刺激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②当停止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其体内过高的 就会抑制
和 的分泌活动,从而使相应的激素水平下降。
(3)为了验证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某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实验方案:取生长状况相同的雄鼠丙和雌鼠丁,其中给丙鼠每天喂含碘的食物,丁鼠每天喂不含碘的等量的食物;两只鼠放在不同室内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对两只鼠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测定。请改正该方案中的两处不足之处: ; 。
45.(12分)右图为人体内的浆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是由B细胞经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由该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称为_____________免疫。多数情况下,抗原与该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物质)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这种物质的产生需要细胞器
(填图中标号)的参与。
(2)抗原初次侵入机体,大多数抗原需经_____ _____处理,抗原经__________呈递给__________细胞,少数抗原直接刺激__________细胞。
(3)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由__________增殖、分化产生;当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主要由__________增殖、分化产生;抗原第二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的产生速度和量比初次侵入时__________。
(4)该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对寄生在寄主细胞内的抗原不能发挥免疫作用。消灭该类病原体
需经 免疫,即_____ _____与被抗原入侵的寄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因而被吞噬消灭。
44.(8分)
(1)下图是某同学血糖含量和甲、乙两种调节血糖含量的激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图,据图回答:甲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 ,它们共同维持了__________含量的稳定。
(2)在人体体温的调节中,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调节方式是 调节。
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战,这是机体通过 增加产热,此时机体还可以
通过 和 减少散热,维持体温的恒定。
43.(5分)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
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
(1)图中a线段表示 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 ,此时Na+ (内、外)流。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 。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 的结合。
41.(6分)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所表示的两个过程分别是 和 。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 (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 期。
(4)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
(5)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 。
42.(6分)下图表示三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日变化。请据图回答。
(1)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等的时刻,a植物叶片出现在 ,c植物叶片出现在 。
(2)在6:00-8:00时之间,单位时间内吸收CO2最多的是 植物叶片。
(3)c植物叶片一天内光合作用速度变化的
特点是
。
(4)从图中的结果推测,三种植物叶片一天内有
机物积累量多少的顺序是 > >
(5)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把某植物叶片
置于5千勒克司(光合作用速度44mgCO2/100cm2叶·小时)光照下14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呼吸作用速度6.6mgCO2/100cm2叶·小时),则一天内该植物每25cm2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 mg。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