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目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他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他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27.五四运动期间,一家理发店门前贴出布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这
说明五四运动 ( )
A.市民阶层是运动的先锋 B.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C.资产阶级是运动的主力 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26.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 )
A.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
B.清末注意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
C.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D.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
25.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下列标语、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武汉街头的是 ( )
A.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就任军政府都督!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万岁!
C.热烈庆祝湖北军政府诞生! D.满清已经灭亡,汉人从此翻身!
24.1894年6月,孙中山在给李鸿章的改革建议中说:“窃尝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通。”此时孙中山的救国方案基本上 ( )
A.提倡“师夷长拄以制夷” B.主张暴力革命实现国家强盛
C.通过改革建立共和政体 D.没有超越早期维新派的见解
23.近代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士之剩, 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 )
A.三元里抗荚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22.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予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 )
A.“托古改制”为维新制造历史依据 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
C.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
21.11、1870年,美国人史皮尔说:“它投有世袭等级,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你认为这里的“它”指的是 ( )
A.世袭制 B.推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0.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表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 )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19.19世纪60年代,方举赞投瓷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70年代,该厂有了较大发展,80年代囚受外商排挤而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发昌机器厂的兴衰说明了 ( )
A.近代民族工业只在19世纪获得发展空间
B.中外合资才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C.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昙花一现
D.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自0直接威胁民族工业的生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