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拓展与提高:
已知与
都是非零向量,且
+3
与7
-5
垂直,
-4
与 7
-2
垂直,求
与
的夹角。(本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激发兴趣和“减负”的目的。
1、课本P119习题2.4A组1、2、3。
4、类比向量的线性运算,我们还应该怎样研究数量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加强了学生概念法则的理解和掌握,体会整个内容的研究过程,明白了为什么要学这些内容,学了这些内容可以做什么,这对以后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活动七:布置作业
3、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思维模式进行概念的归纳和性质的探究?在运算律的探究过程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
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有哪些应用?
1、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反馈练习
(1)判断下列各题正确与否:
①、若≠0,则对任一非零向量
,有
·
≠0.
②、若≠0,
·
=
·
,则
=
.
(2) 已知△ABC中,=
,
=
,当
·
<0或
·
=0时,试判断△ABC的形状。
[设计意图]:1.加强学生的练习。2.通过观察、问答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
活动六:小结
4、师生共同完成:已知︱︱=3,︱
︱=4, 且
与
不共线,k为何值时,向量
+k
与
-k
互相垂直?并讨论:通过本题,你有什么体会?
[设计意图]:学会利用数量积来解决垂直问题,体会用数量积将几何问题转化为方程求解,体现向量的工具性。
3、学生独立完成:对任意向量 ,b是否有以下结论:
(1)(+
)2=
2+2
·
+
2
(2)(+
)·(
-
)=
2-
2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解题中运算律的作用,比较向量运算与数运算的异同。
2、师生共同完成:已知︱︱=6,︱
︱=4,
与
的夹角为60°,求(
+2
)·(
-3
),并思考此运算过程类似于哪种实数运算?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