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8841  308849  308855  308859  308865  308867  308871  308877  308879  308885  308891  308895  308897  308901  308907  308909  308915  308919  308921  308925  308927  308931  308933  308935  308936  308937  308939  308940  308941  308943  308945  308949  308951  308955  308957  308961  308967  308969  308975  308979  308981  308985  308991  308997  308999  309005  309009  309011  309017  309021  309027  309035  447090 

1.[巩固1],[巩固2]A,[迁移]B;2、[巩固]3,[迁移];3、[巩固]C, [迁移]B;4、[巩固]4x+3y-4=0或x=1;[迁移]将条件变形为:

 ,由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知P点轨迹为双曲线;[提高] 将条件变形为:,问题转化为:直线和圆

的公共点,于是有:  即:c2≤a2+b2

试题详情

7.关注“线性规划”问题的各种“变式”:①“可行域”由不等式和方程共同确定(为线段或射线),②“约束条件”由二次方程的“区间根”间接提供,③“约束条件”非线性,④目标函数非线性,如:(斜率),(距离)等。

[举例] 实系数方程的一个根大于0且小于1,另一个根大于1且小于2,则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数形结合容易得到使实系数方程

的两根分别在(0,1)和(1,2)内当且仅当:

 点P()的可行域如右,

记A(1,2),线段PA的斜率为=,1]。

[巩固] 若x,y满足:x+y-3≥0,x-y+1=0,3x-y-5≤0,设y=kx,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提高] 已知不等式ax2+bx+a<0(ab>0)的解集是空集,则a2+b2-2b的取值范围是    

简答

试题详情

6.不等式ax+by+c>0(a>0)所表示的区域为直线ax+by+c=0的右侧,不等式ax+by+c<0(a>0)所表示的区域为直线ax+by+c=0的左侧;a﹤0时情况相反。也可以说:不等式ax+by+c>0(b>0)所表示的区域为直线ax+by+c=0的上方,不等式ax+by+c<0(b>0)所表示的区域为直线ax+by+c=0的下方;b﹤0时情况相反。目标函数z=mx+ny(m>0)在“可行域”D内的最值:令mx+ny=0, 在“可行域”D内平移直线mx+ny=0使之位于最左侧,此时z取得最小值; 位于最右侧,此时z取得最大值;m<0时情况相反。如果z=mx+ny(n>0), 也可以说:在“可行域”D内平移直线mx+ny=0使之位于最下方,此时z取得最小值; 位于最上方,此时z取得最大值;n<0时情况相反。若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不止一个,则目标函数为0的直线与“可行域”的一个边界平行或重合。

[举例] 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

2x-y≥0,x+y-2≥0,6x+3y≤18,

且z=ax+y(a>0)取得最小值的最优解

有无穷多个, 求a的值。

解析:要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小值的最优解

有无穷多个,令ax+y=0并平移使之与过

点C()(可行域中最左侧的点)的边界

重合即可,注意到a>0,只能和AC重合,∴a=1

[举例2]已知点P(3,-1)和Q(-1,2),直线:ax+2y-1=0与线段PQ有公共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A.1≤a≤3     B.a≤1或a≥3     C.a≤1      D.a≥3

解析:本题可参照“3[举例]⑤⑥”的做法,确定直线的斜率的范围。现在用不等式所表示的区域解决:直线与线段PQ有公共点即点P、Q在直线的两侧或在直线上,记:

f (x,y)= ax+2y-1,则f(3,-1)f(-1,2) ≤0,解得:a≤1或a≥3,选B。“3[举例]⑤⑥”也可照此办理。

[巩固1] 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2x-y≥0,x+y-2≥0,6x+3y≤18,且z=ax+y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恰为(,3),则a的取值范围是    

[巩固2]点(-2,t)在直线2x-3y+6=0的上方,则t的取值范围是   

[迁移] 双曲线x2-y2=1右支上一点P(a,b)到直线y=x的距离为,则a+b的值是(    )   

A. -      B.      C. -     D.2或

试题详情

5.点M(m,n)关于直线y=±x+b的对称点M’(±nb,±m+b),即:将M点的坐标代入对称轴方程求得M/的坐标;但对称轴斜率不为±1时,只可根据中、垂建立方程组(即MM/与对称轴垂直且其中点在对称轴上),解出对称点坐标。光线反射问题、角平分线问题、到两定点距离之和(差)的最值问题等都与对称有关。

[举例1]将一张画有直角坐标系的图纸折叠一次,使得点A(0,2)与点B(4,0)重合,若此时点C(7,3)与点D(m,n)重合,则m+n的值是    

解析:“折痕”是AB的中垂线:y=2x-3,C(7,3)、D(m,n)关于对称,则:

m+n=

[举例2]在⊿ABC中,已知A(2,3),角B的平分线为Y轴,角C的平分线为:x+y=4,求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解析:由题意知直线BA、BC关于Y轴对称,即A关于Y轴的对称点A1(-2,3)在直线BC上;直线CA、CB关于对称,即A关于的对称点A2(1,2)在直线CB上;∴直线BC即直线A1A2:x+3y-7=0,

[巩固]已知点A在x轴上,点B在直线:y=x上,C(2,1),则⊿ABC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迁移] 已知点A(1、1),曲线C上的点(x、y)满足: ,一束光线从点A出发经y轴反射到曲线C上的最短路程是:                (   )                                 

  A     B      C  8      D  10                                 

试题详情

4.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求三角形的面积、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圆的弦长、解决与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有关的问题等场合均有运用,推导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也是它的一个运用。

[举例] 已知5x+12y=60,则的最小值是:

A.      B.      C.       D. 1

解析:表示直线:5x+12y=60上的动点到原点的距离,其最小值即原点到直线的距离,选A。注:此题若代入消元、配方求最值则很麻烦。

[巩固]直线过点(1,0),且被两平行直线3x+y-6=0和 3x+y+3=0所截得的线段长为9,则直线的方程为         

[迁移] 若动点P(x,y)满足|x+2y-3|=,则P点的轨迹是: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提高]若a、b、c为实数,恒存在实数x,y,使得ay-bx=c≠0,则a、b、c满足:   A.c2≥a2+b2     B.c2>a2+b2   C.c2<a2+b2   D.c2≤a2+b2

试题详情

3.“到角”的范围:(0,),“到角公式”就是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多用于解决与角平分线有关的问题;“夹角”的范围:(0,。两直线:A1x+B1y+C1=0,:A2x+B2y+C2=0平行、垂直的条件有“比”和“积”两种形式(重合只有“比式”),如:A1A2+B1B2=0,若不重合,则A1B2=A2B1;判断两直线位置关系时要特别注意斜率不存在及斜率为0的情形。

[举例1]直线:x=1到直线:2x+y+1=0的角是:  (   )

A.arctan2,   B.arctan   C.- arctan2    D. arctan(-)

解析:记直线的角为,直线的倾斜角为,作图可见=-,tan=-cot

=,故选B。

[举例2]①已知P(x0,y0)是直线:f(x,y)=0外一点,则直线f(x,y)+f(x0,y0)=0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②设a、b、c分别是⊿ABC中角A、B、C的对边,则直线:

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解析:①方程f(x,y)=0与f(x,y)+f(x0,y0)=0两变量的系数完全相同,而f(x0,y0)≠0,即常数项不同,故平行;②由正弦定理知:,故垂直。

[巩固]已知直线l1的方程为y=x,直线l2的方程为y=ax+b(a,b为实数),当直线l1l2夹角的范围为[0,时,a的取值范围是: 

A.(,1)∪(1,)   ,B.(0,1) ,   C.(,) ,   D.(1,) 

[迁移]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则|的最小值是:A.1      B.2        C.4        D.5      (   )

试题详情

2.“点斜式”是直线方程的最基本形式,是其它各种形式的源头,但它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解决“直线过定点”的问题多用“点斜式”。“斜截式”最能体现直线的函数性质(一次函数,一次项系数是斜率),“斜截式”中所含的参数最少(2个,而其它各种形式中都是3个),所以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时多设为“斜截式”,它也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

“截距式”最能反映直线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注意:截距是坐标而不是距离;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斜率为-1或过原点;“截距式”不能表示斜率为0、斜率不存在以及过原点的直线。“两点式”完全可以由“点斜式”替代,“两点式”不能表示斜率为0和斜率不存在的直线,但它的变形(“积式”):却能表示所有的直线。“一般式”能表示所有的直线,它是直线方程的“终极”形式。

[举例]已知直线:kx+y-k+2=0和两点A(3,0),B(0,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①直线对任意实数k恒过点P(1,-2);

②方程kx+y-k+2=0可以表示所有过点P(1,-2)的直线;

③当k=±1及k=2时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

④若,则直线与直线AB及直线都有公共点;

⑤使得直线与线段AB有公共点的k的范围是[-3,1];

⑥使得直线与线段AB有公共点的k的范围是,-3]∪[1,

解析:①直线:y +2= - k(x -1)恒过P(1,-2),②方程kx+y-k+2=0不能表示直线x=1,③当k= -1时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相反;④若,则点M(x0,y0)在直线AB上(截距式),又点P(1,-2)在直线,而直线过点M,P(两点式),即与直线AB有公共点M,与直线有公共点P;⑤⑥直线与线段AB有公共点,不宜先解方程组再解不等式组(麻烦),数形结合易见,直线应在直线PA到PB之间,而其间有斜率不存在的位置,故命题⑥正确。

[巩固]已知圆C:x2+(y-)2=1,则在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且与圆相切的直线有    条?[迁移] 对任意实数m,直线(m+2)x-(2m-1)y-(3m-4)=0和椭圆恒有公共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    

试题详情

1.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0,,x轴及平行于x轴的直线倾斜角是0而不是;y轴及平行于y轴的直线的倾斜角为而不是没有倾斜角(只是斜率不存在);已知斜率(的范围)会求倾斜角(的范围),记住:当倾斜角α是锐角时,斜率k与α同增同减,当α是钝角时,k与α也同增同减。斜率的求法:①依据直线方程②依据倾斜角③依据两点的坐标④方向向量(以=(m,n)(m≠0)为方向向量的直线的斜率为)。关注斜率在求一类分式函数值域时的运用。

[举例1]已知两点A(-1,-5),B(3,-2),直线l的倾斜角是直线 倾斜角的一半,则直线l的斜率为:    

解析:记直线l的倾斜角为,则直线AB的倾斜角为2,其斜率tan2=

 tan=-3或tan=而由tan2=>0得2是锐角,则∈(0,),

∴tan=

[举例2] 函数的值域为    

解析:记P(cos,sin),A(-3,1)

则y=kPA,P点的轨迹是圆心为原点

的单位圆,如右图:当直线PA与圆相切时,其斜率分别为0和

∴y=kPA ∈[,0]。注:这里存在一个kPA在0与“之间”还是“之外”的问题,原则是其间是否有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若有则在“之外”,若无则在“之间”。

[巩固1] 已知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     

[巩固2]实数x,y满足的取值范围为        (   )

    A.       B.         C.      D.

[迁移] 点P是曲线上的动点,设点P处切线的倾斜角为,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试题详情

5、[巩固1] 设

时,有最大值.[巩固2] 北偏东600,10;

试题详情

3.[巩固1] (0,(0,;[巩固2]450;[迁移]先求A=,再用正弦定理求出:b+c=

6sin(B+)∈,于是a+b+c∈(6,9,也可以用余弦定理;4、[巩固] (1)450,(2);[迁移]3或5;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