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9176  309184  309190  309194  309200  309202  309206  309212  309214  309220  309226  309230  309232  309236  309242  309244  309250  309254  309256  309260  309262  309266  309268  309270  309271  309272  309274  309275  309276  309278  309280  309284  309286  309290  309292  309296  309302  309304  309310  309314  309316  309320  309326  309332  309334  309340  309344  309346  309352  309356  309362  309370  447090 

22.(2009湖北卷文) 在锐角△ABC中,a、b、c分别为角A、B、C所对的边,且

(Ⅰ)确定角C的大小:  

(Ⅱ)若c=,且△ABC的面积为,求a+b的值。

解(1)由及正弦定理得,    

是锐角三角形,

(2)解法1:由面积公式得

由余弦定理得   

由②变形得

解法2:前同解法1,联立①、②得

消去b并整理得解得

所以    

试题详情

21.(2009四川卷文)在中,为锐角,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I)求的值;

(II)若,求的值。   

解(I)∵为锐角,

    

(II)由(I)知,∴

,即

又∵     

∴    ∴ 

∴     

试题详情

20.(2009宁夏海南卷理)(本小题满分12分)为了测量两山顶M,N间的距离,飞机沿水平方向在A,B两点进行测量,A,B,M,N在同一个铅垂平面内(如示意图),飞机能够测量的数据有俯角和A,B间的距离,请设计一个方案,包括:①指出需要测量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并在图中标出);②用文字和公式写出计算M,N间的距离的步骤。

解:方案一:①需要测量的数据有:A 点到M,N点的俯角;B点到M,

N的俯角;A,B的距离 d (如图所示) .       

②第一步:计算AM . 由正弦定理 ;

第二步:计算AN . 由正弦定理 ;

第三步:计算MN. 由余弦定理 .

方案二:①需要测量的数据有:

A点到M,N点的俯角;B点到M,N点的府角;A,B的距离 d (如图所示).

 ②第一步:计算BM . 由正弦定理 ;

第二步:计算BN . 由正弦定理 ;    

第三步:计算MN . 由余弦定理

试题详情

19.(2009辽宁卷理)如图,A,B,C,D都在同一个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内,B,D为两岛上的两座灯塔的塔顶。测量船于水面A处测得B点和D点的仰角分别为,于水面C处测得B点和D点的仰角均为,AC=0.1km。试探究图中B,D间距离与另外哪两点间距离相等,然后求B,D的距离(计算结果精确到0.01km,1.414,2.449)    

解:在△ABC中,∠DAC=30°, ∠ADC=60°-∠DAC=30,

所以CD=AC=0.1 又∠BCD=180°-60°-60°=60°,

故CB是△CAD底边AD的中垂线,所以BD=BA,      

在△ABC中,

即AB=

因此,BD=

故B,D的距离约为0.33km。              

试题详情

18.(2009辽宁卷文)如图,A,B,C,D都在同一个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内,B,D为两岛上的两座灯塔的塔顶。测量船于水面A处测得B点和D点的仰角分别为,于水面C处测得B点和D点的仰角均为,AC=0.1km。试探究图中B,D间距离与另外哪两点距离相等,然后求B,D的距离(计算结果精确到0.01km,1.414,2.449)     

解:在中,=30°,=60°-=30°,

所以CD=AC=0.1

=180°-60°-60°=60°,

故CB是底边AD的中垂线,所以BD=BA    5分

中,,     

即AB=

因此,

故B、D的距离约为0.33km。        12分

试题详情

17.(2009全国卷Ⅱ理)设的内角的对边长分别为,求

分析:由,易想到先将代入然后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展开得;又由,利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得,进而得.故。大部分考生做到这里忽略了检验,事实上,当时,由,进而得,矛盾,应舍去。

也可利用若从而舍去。不过这种方法学生不易想到。

评析:本小题考生得分易,但得满分难。

试题详情

16.(2009四川卷文)在中,为锐角,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I)求的值;

(II)若,求的值。

解(I)∵为锐角,

    

(II)由(I)知,∴

 由

,即

又∵ 

∴    ∴ 

∴     

试题详情

15.(2009天津卷文)在中,

(Ⅰ)求AB的值。

(Ⅱ)求的值。

(1)解:在 中,根据正弦定理,,于是

(2)解:在 中,根据余弦定理,得

于是=

从而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式,二倍角的正弦和余弦,两角差的正弦等基础知识,考查基本运算能力。

试题详情

14.(2009江西卷理)△中,所对的边分别为,.

(1)求

(2)若,求.       

解:(1) 因为,即

所以

.   所以,或(不成立).

, 得,所以.

又因为,则,或(舍去)

(2), 

 又, 即 ,      

试题详情

13.(2009江西卷文)在△中,所对的边分别为

(1)求

(2)若,求,

解:(1)由  得

   则有 =

    得.

(2) 由  推出  ;而,

即得,

  则有    解得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