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9251  309259  309265  309269  309275  309277  309281  309287  309289  309295  309301  309305  309307  309311  309317  309319  309325  309329  309331  309335  309337  309341  309343  309345  309346  309347  309349  309350  309351  309353  309355  309359  309361  309365  309367  309371  309377  309379  309385  309389  309391  309395  309401  309407  309409  309415  309419  309421  309427  309431  309437  309445  447090 

7.(全国卷Ⅰ)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则实数m =  1   

[典型考例]

[问题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灵活运用

例1.(2005湖南卷)已知在△ABC中,sinA(sinB+cosB)-sinC=0,sinB+cos2C=0,求角A、B、C的大小.

解法一  由

    所以

    因为所以,从而

    由 从而.

    由

    即

    由此得所以

解法二:由

    由,所以

    由

    所以

    即        因为,所以

    由从而,知B+2C=不合要求.

    再由,得  所以

例2.[2004年全国高考(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理科数学第17题,文科数学第18题].

已知锐角三角形ABC中,

  (Ⅰ)求证:;  (Ⅱ)设AB=3,求AB边上的高.

解:(Ⅰ)证明:

所以

(Ⅱ)解:

   即  ,将代入上式并整理得

 

解得,舍去负值得

  设AB边上的高为CD.则AB=AD+DB=

由AB=3,得CD=2+.  所以AB边上的高等于2+.

[问题2]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

例3:在中,,求的值和的面积.

  解法一:    ,又

 

  

  

例4..(2005年湖北文分)

    在△ABC中,已知,求△ABC的面积.

解.本小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利用三角公式进行恒等变形的技能和运算能力.

解法1:设AB、BC、CA的长分别为cab

.

故所求面积

解法3:同解法1可得c=8.   又由余弦定理可得

故所求面积

例5.(2005年湖北理)  在△ABC中,已知边上的中线BD=,求sinA的值.

解.本小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利用三角公式进行恒等变形的技能和运算能力.

解法1:设E为BC的中点,连接DE,则DE//AB,且DE=

在△BDE中利用余弦定理可得:  BD2=BE2+ED2-2BE·EDcosBED,

解法2:

以B为坐标原点,轴正向建立直角坐标系,且不妨设点A位于第一象限.

解法3:过A作AH⊥BC交BC于H,延长BD到P使BD=DP,连接AP、PC,

过P作PN⊥BC交BC的延长线于N,则HB=ABcosB=

   

[问题3]向量与解三角形

例6.(2004年湖北高考数学·理工第19题,文史第19题,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Rt△ABC中,已知BC=a,若长为2a的线段PQ以点A为中点,问

的夹角取何值时的值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试题详情

6.(福建卷)在△ABC中,∠C=90°,则k的值是     ( D  )

    A.5    B.-5  C.   D.

试题详情

5.(湖北卷)若的内角满足,则

A.     B.       C.     D.

解:由sin2A=2sinAcosA>0,可知A这锐角,所以sinA+cosA>0,又,故选A

试题详情

4.△ABC中,ab、c分别为∠A、∠B、∠C的对边.如果ab、c成等差数列,

    ∠B=30°,△ABC的面积为,那么b=                          (  )

    A.        B.        C.        D.

试题详情

3.(江西卷)在△OAB中,O为坐标原点,,则当△OAB的面积达最大值时,(  D  )      A.  B.  C.            D.

试题详情

2.(全国卷Ⅱ)锐角三角形的内角A 、B 满足tan A -  = tan B,则有 

(A)sin 2A –cos B = 0    (B)sin 2A + cos B = 0   (C)sin 2A – sin B = 0   (D) sin 2A+ sin B = 0

试题详情

1.(全国卷Ⅰ)在中,已知,给出以下四个论断:  B

   ②    ④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18.略解(Ⅰ)设点P(x , y),分别计算出···

由题意,可得点P的轨迹方程是           

故点P 的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右半圆.       

    (Ⅱ) 由(Ⅰ)知,,可得cosθ=

x0,∴,

于是sinθ=

试题详情

17. 略解 (1)y2=4x  (x>0)   (2)先证明lx轴不垂直,再设l的方程为

y=kx+b(k≠0),A(x1,y1),B(x2,y2).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方程,得

ky2- 4y+4b=0,由,得.

又    而 

  

解得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试题详情

16. 解:因为G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BC的中心,

所以  AG=,ÐMAG=

由正弦定理,得

则S1GM·GA·sina=   同理可求得S2

(1)    y

=72(3+cot2a)因为,所以当a=或a=时,y取得最大值ymax=240

当a=时,y取得最小值ymin=216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