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9350  309358  309364  309368  309374  309376  309380  309386  309388  309394  309400  309404  309406  309410  309416  309418  309424  309428  309430  309434  309436  309440  309442  309444  309445  309446  309448  309449  309450  309452  309454  309458  309460  309464  309466  309470  309476  309478  309484  309488  309490  309494  309500  309506  309508  309514  309518  309520  309526  309530  309536  309544  447090 

人物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善于观察,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还敢于争辩。

实词的运用

  词类活用

   东游:名词做状语,向东

  通假字

 知:通“智”,智慧

   为:通“谓”,说

  一词多义

   此不为:这不是.....。为,是。

   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智慧多呢?为,通“谓”,说。

  古今异义

   盘盂:

   古义:过去吃饭的碗、盘子。

   今义:用来装痰、垃圾、人的排泄物的盘子。

   汤:

   古义: 开水,热水

   今义:食物加热煮熟后的汁液

 赏析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是使学生初步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同时认识到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参考资料

1.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鲁国人列御寇(约公元前450-公元前375)所著,其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

试题详情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注释

 日:太阳。

 东:到东方。

 游:游历,游学。

 辩斗:争辩。 辩:辩论;斗:争斗

 其:指代两小儿。

 故:原因,缘故。

 以:认为。

 去:距离。

 初:刚刚。

 日中:正午。

 车盖:车篷,用来遮阳挡雨。

 及:到。

 则:就。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为:是。

 者:……的太阳。

 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沧沧:阴凉的意思。

 探:伸手。

 汤:热水。

 决:判定,判定。

 孰:谁,哪一个。

 汝:你。

 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智慧多呢?(谁说你见多识广呢?)孰:谁。为:通“谓”。“知”通“智”,智慧。

 乎:呢

 探汤:把手伸进热水里。

 沧沧凉凉:比喻太阳刚升出来时很凉爽。

 知:同“智”,智慧。

译文

 孔子往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孩子在争辩,孔子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了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感觉很清清凉凉,到了正午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两个孩子的对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您见多识广呢?”

中心思想

试题详情

5.作者在文中所写的“昆虫”司空见惯、平凡至极,为什么写得异姓盎然、充满生机?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a. 要热爱动物、热爱自然,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处。

 b. 获得美好的体验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

 c. 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怀有一颗童心,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试题详情

4.推测作者将癞蛤蟆“驱之别院”的目的。

 (可能为“二虫”复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试题详情

3. 作者儿时看到一个“癞蛤蟆”,为什么说是庞然大物?

 (“庞然大物”的出现,是错觉;此刻,年幼的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他眼前的实物已经被放大了千万倍,而癞蛤蟆又是突如其来,对比之下,自然就成为“庞然大物”了,这种错觉是在极短时间内经受强刺激而突然产生的。)

试题详情

2. 你认为作者获得这些“物外之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哪些字词集中表现了这种“趣”?其实古诗中(如李白的诗)也有体现了“物外之趣”,你知道是什么吗?

 (有强烈的好奇心。②有细致的观察力。③有丰富的想像力。词语:“果”“怡然”等。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试题详情

1.文章中哪个词语能概括文章内容,文章写了“我”儿时的那几件事?三件事位置调换好不好?(整体把握,体会构思)

 (“物外之趣”;三件事:一 将蚊子拟作白鹤之趣。二 神游丛草、土砾、虫蚁构成的幻境之趣。三 观虫斗、驱癞虾蟆之趣。调换不好。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试题详情

2.重要虚词

 之、其

 “之”:(1)代词作用。例:驱之别院。之,它,代蛤蟆。(2)作结构助词用。例:故时有物外之趣。之,表偏正关系,的。(3)作动词用。至之市,之:去、往。

 课后考答:

试题详情

1.重要实词

 余、故、私、或、素、徐

试题详情

3、鞭驱蛤蟆

 文章中心:通过记叙童年时三件物外之趣的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文体:散文。

 *考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