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稻种植业:
分布 |
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
||
典型地域 亚洲 |
区位条件 |
气候 |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
地形 |
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
||
劳动力 |
(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 |
||
历史 |
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
||
主要特点 |
特点 |
形成原因 |
|
小农经营 |
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 |
||
单产高,商品率低 |
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 |
||
机械化水平低 |
经济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 |
||
水利工程量大 |
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
||
科技水平低 |
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第三章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 雨岛效应 、城郊热力环流 、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4、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